專家稱養老保險制度仍存諸多缺陷 亟須從頂層優化
www.fjnet.cn?2013-07-21 07:43? 張怡恬?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從頂層優化制度安排成為當務之急 記者: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到了關鍵階段。請具體談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主要面臨哪些挑戰和問題。 鄭功成:一是理論上存在認識誤區。例如,有人認為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越多越好,殊不知,基金積累只是為了微調代際養老負擔,應當適度而不宜過度;又如,有人以地區發展失衡為由反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卻忘記了維護制度統一和費率公平,是養老保險制度乃至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則。二是體制性障礙亟須跨越。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地區分割、城鄉分割、群體分割乃至于身份分割,其實是行政體制、財政體制、勞動就業體制等分割造成的,因而必須同步推進相關改革。三是現行制度存在缺陷。例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淪為責任失衡的地方性制度安排,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覆蓋對象比較模糊,農民養老保險缺乏激勵機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改革滯后,等等??梢姡罨B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任務非常繁重。 記者:面對這些挑戰和問題,怎樣抓住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關鍵? 鄭功成:抓住關鍵,就要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盡快搞好優化制度安排的頂層設計,并在中央政府強力推動下,自上而下地理順相關關系。因為如果現行制度的缺陷不能及時得到矯正,伴隨覆蓋面與投入規模持續擴大,問題就可能更為嚴重。 優化制度安排的方向與重點 記者:您在多年前提出過社會保障改革應堅持理念優于制度、制度優于技術的方略。這一方略適用于現階段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嗎? 鄭功成:依然適用。頂層設計的關鍵性任務就是確立新理念、排除體制性障礙、優化制度安排。應進一步明確公平、正義、共享的建制理念,維護法定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性,提升制度的公平性與互濟性,真正形成養老保險多層次化,保障這一制度的可持續性。在制度優化中,關鍵是要合理確定法定養老保險制度的統籌層次與均衡責任負擔,同時理順與之相關的管理體制、財政體制。 記者: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退休“雙軌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通過優化制度安排消除“雙軌制”下的不公平? 鄭功成:所謂“雙軌制”,其實是兩大群體養老保險改革不同步的結果。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這就是為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職工相似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真正實現繳費義務平等、制度結構相同、待遇計發辦法一致。在推進改革時,把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都納入統一的公職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比把事業單位分割出來要合理,因為他們都受雇于國家,其工薪都源自財政供款。 記者: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鄭功成:盡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是優化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金鑰匙。只有全國統籌才能讓這一制度恢復為國家統一的法定制度,才能根治費率負擔不公、基金余缺分化、運行成本高昂等弊端,并為形成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提供制度保障,為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創造條件,也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提供成熟的參照。需要指出的是,全國統籌不是省級統籌的簡單提升,而是應藉此完善責任分擔機制、優化統賬結合方式及比例,并通過降低單位繳費負擔等提高制度吸引力,最終使這一制度走上定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記者:您對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有何看法? 鄭功成: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與快速推進具有劃時代意義。但應認識到,這一制度的籌資機制與結構還需要優化。當務之急是要增強對農民參保的激勵,將重點補“出口”轉變為重點補“進口”,也就是政府補貼從養老金給付補貼轉變為繳費補貼,并進一步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政責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