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和把握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框架
www.fjnet.cn?2013-07-22 10:27? 李春?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2013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 新華社記者 張勛 編制 由于當前經濟運行區間既沒有越過“下限”,更沒有觸動“底線”,所以,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重點還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李春)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后,經濟增速回落引發市場各方對下一步宏觀政策走向的強烈關注。尤其是,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為7.5%,觸及政府設定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市場各方猜測宏觀政策是否會轉向“保下限”?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溫和下行,去年四季度7.9%,今年一季度7.7%,二季度7.5%。這顯示,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是主動的、逐步的、平穩的、可預期的。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增速盡管有所回落,總體上還是比較平穩,在中央政府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范圍之內”,中國經濟正在步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即從維持了近35年的高速增長期轉為一個較高速度增長的新階段。 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決策層清醒地認識到,經濟運行需要一個合理區間,也即是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與“合理區間”相適應的,是要形成科學、合理、明確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既包括經濟總量政策,還包括調結構的措施和促改革的舉措,從而針對經濟走勢的不同情況,把調結構、促改革與穩增長、保就業或控通脹、防風險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從而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這個政策框架不僅要與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配合起來運作,而且是穩定的,可預期的。 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對宏觀經濟政策框架如何與“經濟運行區間”相配合做了詳細闡述——當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結構為著力點,釋放改革紅利,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自我調節的作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后勁;當經濟運行逼近“上、下限”時,宏觀政策要側重穩增長或防通脹,與調結構、促改革的中長期措施相結合,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5]吳永恒:祖國,我在拉美大地為你放歌
- [ 02-25]專家談今年宏觀經濟:GDP增長有望達到8%
- [ 11-11]周小川: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企穩 不少指標向好的方向發展
- [ 10-24]發展改革委談宏觀經濟形勢和對策
- [ 07-13]經濟觀察:長短期矛盾交織中“三問”中國宏觀經濟
- [ 12-22]穆迪稱英國3A評級面臨威脅
- [ 12-07]標普確認中國評級展望“穩定” 因外匯儲備充足
- [ 02-09]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看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醞釀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