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和把握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框架
www.fjnet.cn?2013-07-22 10:27? 李春?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所提出的“上限”和“下限”,重申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 中國經濟“半年報”數據顯示,當前經濟運行雖處在合理區間,但逼近“下限”,我們該如何看? 多位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經濟增速與新一屆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是相對應的,決策層在通過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推進中國經濟逐步向重質量的相對高增長期過渡。 盡管二季度經濟增速已經下滑至政府設定的增長目標附近,但是沒有越過7.5%的“下限”,更沒有觸動7%的“底線”。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去年以來,經濟增速穩定在7.5%到8%的區間,宏觀環境既不那么熱,又比較平穩,又有一定的市場壓力,“這種稍微偏緊的宏觀環境有利于結構調整”。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王小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主要看就業,“雖然GDP增速接近下限,但就業在底線之上。”數據顯示上半年就業狀況總體表現穩定,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萬人;外出農民工1.7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4萬人;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 由于當前經濟運行區間既沒有越過“下限”,更沒有觸動“底線”,所以,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重點還是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但調結構的前提是要穩增長,沒有穩定的增長,調結構就沒有基礎、沒有條件、沒有合理的空間。這就要求宏觀政策框架要統籌考慮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三者相互促進。 如何才能把握好經濟合理區間和宏觀政策框架?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強調,必須增強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針對性,既要深入研究戰略性、規律性問題,也要敏銳捕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滑出合理區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 當前,要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加強針對性。要把握好、運用好宏觀經濟政策,為市場和社會創造一個穩定的預期和環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5]吳永恒:祖國,我在拉美大地為你放歌
- [ 02-25]專家談今年宏觀經濟:GDP增長有望達到8%
- [ 11-11]周小川: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企穩 不少指標向好的方向發展
- [ 10-24]發展改革委談宏觀經濟形勢和對策
- [ 07-13]經濟觀察:長短期矛盾交織中“三問”中國宏觀經濟
- [ 12-22]穆迪稱英國3A評級面臨威脅
- [ 12-07]標普確認中國評級展望“穩定” 因外匯儲備充足
- [ 02-09]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看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醞釀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