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雨致58萬人受災 靠山而居生活方式露弊端
www.fjsen.com?2013-07-23 06:38?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我來說兩句
從2002年開始,國土部門就實施了災害評估體制,但是這一制度對于民用住宅并沒有強制性。 韓副局長對記者說,因為災害評估針對的是大型項目的居民,所產生的評估費用比較高,成本比建房費用高出幾倍,所以只能親自到現場去看,在認為安全的地帶建房。 由于沒有強制性,加上費用較高,居民再自建住宅的時候,幾乎沒有主動申請災害評估的先例,經過這次暴雨,針對這種情況,當地國土部門計劃出臺新的措施改善目前的狀況。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出臺一個政策,即嚴禁在山體危險地段審批居民住宅。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延安市就啟動了“居民下山”工程和農村重點鎮新型社區移民搬遷工程。楊副市長告訴記者,在制定實施避災移民搬遷規劃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個告別”,即告別窯洞、告別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段、告別高邊坡和告別窄溝地段,保證為群眾提供一個安全、現代化的居住環境,加快推進城鄉統籌步伐,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楊霄告訴記者,經過這次強降雨天氣的洗禮,延安要進一步增加預警預報頻率,深刻汲取這次強降雨災害的教訓,堅定不移地實施山體居民下山工程,從根本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降低損失。 半小時觀察: 由于政府撤離工作措施得當、組織有力,人員傷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減輕,但是這次強降雨造成的財產損失重大。據初步統計,延安市受災人口達到58.1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1.9億元。全市因災死亡26人。而值得注意的是,這26人,幾乎都是因為暴雨引發的窯洞垮塌,依山而建的房屋被山體滑坡沖倒,而失去了鮮活的生命。依山而建,靠山而居。這種在陜北世代習以為常的居住方式,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暴露出了它的弊端。暴雨肆虐后給延安人留下的,是對依山而居現狀的重新認知和應對突發災難的緊急處理。生命的脆弱讓人們反思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自然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與傷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2]朝鮮大雨致5人死亡3人失蹤 2萬余人無家可歸
- [ 07-18]連日大雨沖塌小區圍墻砸了車 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 [ 07-18]“落湯雞”清爽瞬間
- [ 07-13]“蘇力”出海 臺灣中南部須提防大雨
- [ 07-10]印度孟買發生山體滑坡 兩人死亡數人被埋
- [ 07-06]北方未來三天將有大雨 福建江西等地最高溫逾37℃
- [ 07-02]北京昨夜大雨 防汛辦發布藍色汛情預警(組圖)
- [ 06-17]南疆鐵路沿線普降大雨 四趟列車運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