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忽悠中國 “提速”太自私(望海樓) ■ 石建勛 日前,20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在莫斯科閉幕。面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持續乏力,G20決策者們的共識已將目標從“削減政府債務”轉向刺激“經濟增長”。于是,許多國家又開始習慣性地將中國當作增長的“火車頭”。 近期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讓不少歐美國家心存擔憂。他們甚至提出,希望中國采取積極的刺激措施,提高中國經濟增速,以此來帶動其他國家經濟復蘇。對此想法,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回應說,“你們自己的功課要自己去完成?!?/p>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長期依賴政府投資保增長帶來的結構性矛盾和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嚴重;內外部需求下降,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為措施的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導致中國出口受阻;一些發達國家的競爭性貨幣貶值引發的熱錢襲擾、人民幣持續升值和輸入性通脹等。在這樣復雜和困難的內外部環境下,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了7.6%的增長,這是來之不易的,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未來,中國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調結構、轉方式,實現經濟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的、沒有水分的、惠及民生的有效增長,這就要犧牲一些增長速度,就需要承受一些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增長方式的痛苦。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思想準備。 長痛不如短痛。暫時犧牲一些增長速度,有助于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的增長,對世界和中國來說都是長遠的利好。 每個國家都需要做好自己經濟增長的功課,如美國應鼓勵儲蓄并減少財政赤字,消除投資和貿易歧視;歐洲國家應盡快擺脫債務危機,維護歐元的穩定;日本應改變政治右傾政策,與亞洲鄰國搞好關系,才能擴大外需;而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應努力增加內需,提高大眾消費需求,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等。 從世界范圍來看,所有的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3個問題:一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尋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三是尋求互惠互利的合作增長點。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需要各國更加緊密地合作,不能一方面自己大搞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方面卻要求其他國家承擔經濟增長責任;不能一方面自己大搞競爭性貨幣貶值,另一方面卻要求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不能一方面自己不承擔或少承擔減排的義務,卻要求廣大發展中國家過度承擔減排的義務。 合作、互惠互利、共贏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各國應為推動經濟重回強勁增長道路采取果斷行動,但要避免采取損人利己的經濟政策措施。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相關閱讀:
- [02-17] G20財長會議就避免貨幣競相貶值達成共識
- [06-20] 楊潔篪談胡錦濤主席出席G20領導人第七次峰會成果
- [08-27] G20集團今將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商討全球糧價事宜
- [02-17]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閉幕 涉金融改革等議題
- [06-21] G20峰會為經濟復蘇播種
- [06-21] 解救歐債危機 G20建議歐洲強化“防火墻”
- [06-21] G20峰會共識鞏固市場信心
- [02-15] G20財長聚首莫斯科 或考慮放緩預算削減步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