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評論家:萬一和鄰國發生戰爭日本可能毀滅
www.fjnet.cn?2013-07-23 07:21? 李衛兵?來源:CCTV《新聞1 1》 我來說兩句
主持人: 我們來看一下,即將開啟的,25號開啟的東南亞三國都是哪三國?是菲律賓、馬來西亞,還有新加坡。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國家——菲律賓,因為我知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與菲律賓之間對于這個在海洋方面的一些沖突是存在的。那么安倍即將訪問菲律賓,他又意欲何為呢?呂教授,您怎么分析? 呂耀東: 我覺得安倍這次訪問東南亞三國,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那么就是針對中國的這樣一些問題,那么可以說,安倍上臺以后,他一貫地實行價值觀外交,東南亞也是他的一個主戰場,那么就是圍繞中國周邊來進行外交活動,但是單單地撇開中國。那么這里邊我們可以看出,他隱含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菲律賓是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發生一些分歧的國家,也就是南海生鎖國,那么他與菲律賓形成戰略伙伴關系,更多的是要進行海洋方面的一種合作,形成一種包括南海和東海的連在一塊的聯合體來共同對抗中國,這也是他一個根本的目的。 當然呢,這次訪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要跟拜登來談,那么跟美國副總統拜登要談得也涉及到釣魚島的問題,日本媒體也做了這方面的報道,所以可以看出,安倍晉三的東南亞訪問,他是有更多的戰略含義的。 主持人: 呂先生我們再回顧一下,安倍政權從去年12月上臺以來,他進行的一系列外交出訪的活動,我們不妨非常簡短地回顧一下。 在1月的時候,他同樣首訪的是東南亞的幾個國家,越、泰,還有印度尼西亞。然后就是接下來的3月,他訪問了蒙古,4月訪問了俄羅斯,然后5月訪問的是緬甸。那么從他一系列的,這半年以來一系列的外交出訪的過程中,你覺得從他的行程里面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什么? 呂耀東: 他的思路很明顯是要重視亞洲外交的。安倍晉三向來重視亞洲外交。在2006年上臺的時候他就重視亞洲外交,但是他的內含是不一樣的,2006時期上臺注重的是中國和韓國,那么現在他注重的是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周邊的一些其它的像盟國這樣的一些國家,那么這種內含就在于說,在2006年的時候,他是為了緩解由于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導致的中國和韓國與日本關系的這種緊張關系,那么現在他更多的是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南海生鎖國和他所謂的東海問題,也就是釣魚島問題綁在一塊來共同來對付中國,這也許是他的一個根本的動機。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呂先生給我們做出這些分析。 那么日本出現了一個強勢首相,使得日本的經濟有可能出現振興這種可能性,但是作為一名有擔當的政治家來說,他的任何舉措、任何政策的制定,應該說不應該從一黨的角度考慮,而是更應該考慮這個國家的長遠利益,更應該考慮他周邊國家的利益,畢竟在當今這個世界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開。 好,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