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勝選后再提與中國對話 國內外憂其外交動向
www.fjnet.cn?2013-07-23 07:20? 綜合?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7月21日投票的日本參議院大選最終以執政兩黨自民黨和公明黨獲得過半數以上議席而宣告勝利。執政黨在眾參兩院都占有半數以上議席,僅改變了“扭曲國會”局面,也宣告自公兩黨將迎來3年以上的長期執政。圖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晚在自民黨總部的開票中心。中新社發 高越 攝 安倍挑動民族主義情緒或引發區域緊張 各方表擔憂 法新社分析指出,安倍晉三的鷹派嘴臉昭然若揭,其中包括到極為接近釣魚島的石垣“視察海上警備”,安倍企圖通過這些動作,挑動日本社會民族主義情緒,為自己其后的政治操作鋪路。 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指出,與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時不同,安倍第二度上臺后的右傾色彩特別濃厚,尤其在對華政策方面。其訴諸愛國主義所采取的極端保守立場,并不利于日本在東亞的地緣政治利益。 除了與中國關系惡化,日本與韓國的關系也走向冰點。雖然安倍政府數次重申,日韓兩國共享基本價值觀和利益,是重要的鄰國和合作伙伴,但日本政客妄言“慰安婦是戰時必需”、安倍本人多次否認日本侵略歷史,再加上兩國長久以來的領土爭議,日方的言行令韓國上下憤怒。 作為回應,韓國總統樸槿惠打破了就任后先訪美國再訪日本的慣例,在訪日之前先去了中國。日本媒體稱,樸槿惠的訪華之旅明顯可見韓方為穩定韓朝關系和振興經濟而重視中國的姿態。日本陷入外交遭孤立的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稱,日韓、中日首腦會談遲遲沒有眉目,在博弈越來越激烈的亞洲,如果日本一味依賴與美國的同盟關系,將被“排除在外”。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1日就日本自民黨在參院選舉中獲勝發表社論,表示支持首相安倍晉三有關“亞洲穩定最需要的是健全的日美同盟”一說,同時,也希望日本政府避免在修改歷史認識等問題上刺激周邊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22日發表文章稱,安倍的意識形態根源使一些人感到不安,他們認為,在獲得更強大民意授權之后,他將放手推進民族主義的議程。一些人擔心,安倍將參拜靖國神社,或者修改日本戰后道歉的措辭。鑒于歷史問題的強烈影響和持續不斷的領土糾紛,此類舉動肯定會引發區域緊張。(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