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成謠言溫床治理困難多 學者:實名制行之有效
www.fjnet.cn?2013-07-24 07:07?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制圖:張芳曼 制圖:張芳曼 眼下,微博、微信越來越成為人們發表觀點、交流信息的工具,但微博、微信上涉嫌抄襲、侵權、惡意攻擊等現象也隨之多發。如何認定構成微博、微信侵權?侵權者該承擔何種責任?在這些方面經常面臨法律空白。因此,隨著使用微博、微信的人越來越多,完善法律法規,引導微博、微信發揮正能量并減少侵權爭議,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編 者 莫讓“微博”變“危博” 黃慶暢 吳天添 微博也是雙刃劍,它在滿足人們信息需求的同時,也混雜著各類虛假信息和謠言,讓人真假難辨,甚至影響社會安定。 人人自“微”,微博成謠言的溫床 5月3日,安徽女青年袁某在北京京溫商城墜樓身亡。此事發生后,馬某在微博上發布袁某被強奸而警方拒不立案的不實信息,被大量轉發。彭某等13人利用互聯網散布袁某死因的謠言,經過微博的發酵,導致5月8日大量不明真相的民眾聚集在京溫商城門口,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 今年3月開始,我國多地出現H7N9禽流感疫情。該種禽流感病毒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及擔憂。然而,各地通過微博散布禽流感疫情虛假信息的情況卻此起彼伏。這些謠言觸動著公眾敏感的神經,在社會上引起極大恐慌。 諸如此類的事件早已屢見不鮮。據中國社會科學院6月25日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的100件微博熱點輿情案例中,事件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1/3。各類熱點事件引爆微博,吸引了公眾的眼球,不經意間成了謠言的溫床。 微時代下,人們可以通過微博暢所欲言。然而,這種人人自“微”的行為也給謠言提供了可乘之機。盡管一條微博最多只有短短的140字,謠言卻有可能讓其變成“危博”。對于造謠者來說,謠言也許只是一時逞口舌之快,卻可能造成現實影響,甚至引發嚴重后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16]陜西神木因網絡謠言引發群眾聚集事件 4人被拘
- [ 07-11]網絡謠言頻現損害網媒公信力 舉報微博謠言將獲獎金
- [ 07-04]黨報刊文談打擊網絡謠言:新媒體不是謠言集散地
- [ 07-04]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的及時雨
- [ 07-03]河北衡水一男子網上散布地震謠言被拘
- [ 07-02]李天一案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警方稱將公正辦理
- [ 06-28]曼德拉入院20天民眾平靜 家人譴責有人散布噩耗
- [ 06-26]媒體稱“微博熱點三分之一是謠言”系誤讀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