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擴軍、改史、爭島 日本或成東北亞“亂源” 此次參院大選翻盤,日本政治出現新生態,使得安倍政府更為自信。分析稱,安倍已成為近些年來最具權力的日本領導人之一。掙脫在野黨束縛“韁繩”的安倍,忙于修憲、擴軍、改史、爭島,是否會帶領日本徹底“右轉”?無論盟友還是對手,日本國內外的政治人士已經表達了他們的憂慮。 安倍執政盟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多次強調,中韓兩國都在關注安倍的行動,作為首相,安倍應考慮各方,明智應對。他要求安倍不要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平曾批評安倍公開挑起與中韓的矛盾。他說,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也拒絕承認(在二戰中的)侵略行徑,他們想借助“價值觀外交”來包圍中國,但無法做到孤立中國,反而會讓日本自身更加孤立。鳩山認為,安倍政府改變其亞洲政策已迫在眉睫,日本應以史為鑒,和其他亞洲國家合作發展。 曾就日本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村山談話”發表人、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也批判稱,安倍此前表示要修改“村山談話”的真正意思是要擺脫“戰后體制”,而此舉不僅將使日本失去政治信譽,也是背叛歷代自民黨政權的行為。 日本生活黨黨首小澤一郎則批評安倍的國家觀“偏離正道”,認為“安倍右傾的政治姿態會使日本失去國際社會的信賴,也會在國內招致混亂”。 日本《朝日新聞》指出,安倍展開“價值觀外交”的做法令人擔憂。希望日本政府能不以敵友來區分,而在充分考慮各個國家所處的復雜立場上,慎重地開展外交活動。 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素表示,美國認為用“和平而深思熟慮的方式處理問題至關重要”,敦促日本改善與中韓關系。美國輿論也對安倍動向頗為關注,《紐約時報》文章稱,嘗試修改憲法讓日本保持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將讓地區安全架構發生巨變?!度A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日本邁向軍事復活》的長文,則點明了日本謀求增強軍力的動機和進展。文章稱,日本謀求推動民族主義的任何步驟,都可能導致日本與中、韓的緊張關系惡化。 美國《僑報》指出,安倍政府決議以民意實現右翼政治理想的“正當性”。但若走得太遠——如擺脫“戰后體制”的步伐觸動了美國的利益底線,安倍的自信就會付出代價,使日本成為東北亞的“公敵”,甚至變成東北亞的“亂源”。(完) |
相關閱讀: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07-25] 安倍今起訪東南亞三國 圖謀拉攏菲律賓制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