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再釋改革利好 穩增長、調結構增加新動力
www.fjnet.cn?2013-07-26 16:58?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關鍵詞一:便利通關 【解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表示,目前出口退稅已經處在頂部水平;匯率方面,外匯局已取消了出口收匯核銷單。因此,從貿易便利化的調整空間來看,在商檢和海關方面做減法是明智之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制定便利通關辦法是推進貿易便利化改革中最有看頭、力度最大的舉措。“貿易通關便利化已經呼吁了多年,這項政策的落實還需要海關、國檢、外管、國稅、口岸、央行及商務部等多個機構互相協調,并加快改善現有的監管服務系統,逐步實現便利通關方案”。 關于出口商檢的改革也讓企業大聲叫好,減少出口企業的商檢費用和商檢目錄,相當于為企業松綁。白明坦言,雖然出口商檢對于改善我國貿易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從國際貿易角度來說,進行大規模出口商檢并不合適。“國內方面代替國外貿易商,去檢驗我們的出口商品質量,降低了貨物流通效率、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并且還存在重復出口商檢的情況”,白明說。 關鍵詞二:優化貿易結構 【解讀】《上海證券報》文章認為,此次政策著力點主要集中于促進貿易便利化措施和降低出口企業成本上。短期來看,政策將對處境困難的外貿企業有所扶持,給予我國外貿企業轉型升級、開拓市場的空間,尤其是給予中小企業更多適應外貿環境的喘息機會。 《瞭望》文章認為,外貿企業擺脫困境有賴于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文章指出,去年以來,各級政府推出外貿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政策措施,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開放不到位、改革不到位,企業出口經營環境沒有根本改善。目前國內制造業產能過剩十分嚴重,穩增長與調結構有一定矛盾,部分落后產能沒有被淘汰、轉移和升級。外貿新的競爭優勢沒有煥發出來,增長方式和發展方式仍然是舊的。因此打造外貿升級版,實現可持續增長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必須在穩定外貿增長的同時加快改革,加快轉方式和調結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5]國務院常務會一日三策穩增長
- [ 07-24]國務院:通過制度創新 提高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
- [ 07-24]國務院:8月起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
- [ 07-24]國務院:積極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
- [ 07-24]國務院安委辦掛牌督辦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5·31”火災事故
- [ 07-24]美國:尊重且贊賞馬英九任內兩岸關系的進展
- [ 07-24]美國東亞事務新任主管:再平衡戰略絕不放松(圖)
- [ 07-23]美國稱將繼續就斯諾登移交問題與俄羅斯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