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專家:中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一些人缺乏底線思維

      www.fjnet.cn?2013-07-28 10:37?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綠色發展 城市先行(觀察者說)

      孫偉平

      城市是人類主要聚集地,吸納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了全球最主要的經濟活動,消耗了全球85%左右的能源和資源,排放了全球75%左右的溫室氣體。因此,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破解“先污染后治理”難題,必須把城市作為重要突破口。

      當前,許多城市存在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城市病”叢生等突出問題。倡導綠色發展、建設生態城市,已成為推動城市健康發展的大勢所趨。生態城市是按生態學原理建立起來的人類聚居地,在這里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城市成為和諧、宜人的人類棲息地。根據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城市自身的發展規律,生態城市建設應把握好以下著力點。

      摒棄GDP崇拜,追求城市生態化。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生態城市建設應進一步強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共存、共生、共榮,促進地球和人類永續發展;堅決摒棄GDP崇拜,以積累綠色財富和增加綠色福利為根本目標,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人民幸福為根本宗旨。具體而言,應以低消耗、低排放、合理消費、生態資本不斷增加為基本途徑,力求經濟系統實現綠色增長,自然系統積累綠色財富,社會系統增加綠色福利,從而實現從生態赤字向生態盈余的轉變,建設清新宜人的“美麗城市”。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建設具有強大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應順應社會信息化浪潮,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特別是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生態產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過快增長,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形成節能低碳、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

      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是以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減量化原則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達到既定的生產或消費目的,在經濟活動的源頭上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再利用原則要求盡可能多地使用已購買的物品,注重舊物回收利用,盡量延長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周期;資源化原則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把使用后的物品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循環經濟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使原料和能源在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使生態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循環經濟是工業化、城市化與生態化有機結合的根本途徑,是實現環境、經濟、社會“多贏”的最佳出路。

      倡導綠色消費,鼓勵低碳生活。綠色消費是一種適度的、有節制的、健康的消費模式,旨在減少和避免對環境的破壞、對資源的浪費。應利用政策、法規等杠桿,強化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通過科技創新和資源綜合利用,切實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核電,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水電,因地制宜地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轉變資源和能源消費方式,建立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續的資源能源體系,如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推進商業、民用、公共機構等的節能減排;大力推廣綠色食品、綠色藥品,鼓勵使用高效節能家電和家居產品,鼓勵環保出行,提倡步行、自行車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讓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打造宜居城市,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宜居城市是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能夠滿足市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適宜人類工作、生活、居住的城市。打造宜居城市,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既注重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又注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包括合理的城市規劃、繁榮的城市經濟、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社會公共事業、和諧的人文氛圍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生態資源,有效組織自然景觀,精心設計綠化空間,營造宜人的城市生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擺脫“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印象,克服各種“城市病”,增加城市綠色財富和綠色福利,改善民生,提升民眾幸福感。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沒有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 日韩中文有码高清|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五月天婷婷|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天天干在线观看| 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 chinese国产xxxx实拍|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99xxoo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丁香六月综合网|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国产r67194吃奶视频| 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xxxx做受欧美88xx00tube| 一级免费黄色片| 特大巨黑吊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天天狠狠色综合图片区|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h视频|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91蜜桃传媒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