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強且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是高溫“元兇” 盛夏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出現高溫酷熱天氣,是我國夏季熱浪襲擊的“重災區”。一般年份,梅雨季節過后的7、8月份都會出現20—30天的高溫天氣,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溫日數可超過40天。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介紹,今年進入主汛期以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在6月23日進入梅雨期,6月29日“出梅”,較常年(最近30年)偏早11天,梅雨量470.5毫米,較常年偏少62.3%。此后,隨著東亞夏季風向北推進,主雨帶進一步向北擴張,華北、黃淮及東北地區進入多雨時段。華北雨季于7月9日開始,較常年偏早12天,主雨帶位置較常年明顯偏北。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認為,這個季節南方出現高溫是正常的天氣現象,但一些地方遭遇這么長時間的高溫天氣,不太正常。他解釋說,今年我國的雨帶過早移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副熱帶高壓控制。副熱帶高壓控制的時間長,高溫持續得久。 副熱帶高壓是位于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所控制地區會出現晴熱天氣。專家認為,偏強而且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是我國近期高溫的“元兇”。 未來10天,江南、江淮等地持續高溫 連續的高溫天氣,讓不少人戲稱當地已經進入“燒烤模式”。7月28日,北京、南京等地陽光炙烈,為了防曬,一些行人外出時戴上帽子、墨鏡、披肩等用具,全副武裝;在南京、杭州等地,市民紛紛來到地下通道、商場、游泳池等處避暑。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至37℃。炎熱天氣持續的時間過長,會給肌體的正常活動帶來嚴重危害,需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氣象專家提醒,盡量避免午后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受高溫影響,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慶等地用電負荷劇增。江蘇統調用電最高負荷創下7738萬千瓦的歷史新高,7月份已4次刷新歷史紀錄,安徽全省最大用電負荷今夏連續6次破紀錄,電力供需形勢趨緊。 高溫天氣還給湖南、貴州等地帶來嚴重旱情,目前已經持續一個多月。湖南懷化7月份降雨量為歷史最小值,多處江河水位創下歷史最低紀錄,54座水庫干涸,57條溪河斷流,100萬畝農作物面臨減產乃至顆粒無收的局面,12.01萬人和2.95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慶等地高溫天氣持續,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可達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華東等地的最高氣溫還將超過39℃。 (綜合本報記者劉毅、申琳、葉琦及新華社報道) |
相關閱讀:
- [ 07-28]浙江多地連續五天破40度高溫 奉化高達42.4℃
- [ 07-28]三分之一國土遭炙烤 42市縣高溫日數7月破歷史極值
- [ 07-28]全國多地持續高溫 臺北市7月均溫29.4度較去年略低
- [ 07-28]中央氣象臺:今日南北多地持續35度以上高溫
- [ 07-27]浙江連5天拉響高溫橙色預警 杭州創歷史氣溫新高
- [ 07-27]重慶萬盛區氣溫達40℃以上 多處河流干枯斷流
- [ 07-27]北京持續高溫行人表情煩躁
- [ 07-27]華南南部等地有較強降雨 江南江淮重慶高溫持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