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緊縮時代結束 增長策略悄悄主導全球經濟
www.fjnet.cn?2013-07-29 11:39?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路透社倫敦7月25日電】瑪格麗特·撒切爾曾說過,她信奉的任何政策都“別無選擇”。不過,如果腦袋撞墻,總還有其他選擇,你可以不用腦袋去撞墻。上周末在莫斯科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可能就表明了這一點。當時,世界各國政府放棄了財政和金融緊縮政策,承認消費、借貸和住房價格上漲帶動的增長好于完全沒有增長。 雷曼危機爆發已經將近5年。在此期間,政界人士和經濟學家一心想的是避免導致那場危機的錯誤。他們試圖減少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債務,極力要銀行謹慎行事。他們嘗試著“調整經濟”,擺脫對消費、服務和金融的過度依賴,轉而開展更具可持續性的經濟活動,比如儲蓄、出口和制造業。如今,大家過于看重儲蓄、出口和制造業的好處,所以很容易忘記這種理論尚屬新事物,看起來不太合情理。 幾個月以來,經濟模式的鐘擺開始偏離緊縮,轉向信貸刺激的消費增長。二十國集團公報闡明了這一點,指出在所有大國,增長都是比減債更重要的優先重點。世界各國政府的行動比單純的言辭更重要。一個個國家接連接受美國的模式,不再依靠出口來刺激復蘇,而是促進國內消費增長,如有必要,不惜采取舉債的方式。 日本采納了安倍經濟學,實施巨額開支項目和貨幣擴張政策。在英國,政府開始刻意增加住房泡沫,建立了以空前的政府保證作為支持的次貸市場。后果已經開始顯現:住房價格和消費者信心都出現猛漲。 中國如今不可改變地承諾展開經濟重組,從投資和出口轉向加快消費增長。盡管中國試圖在刺激消費繁榮的同時擠壓信貸和房地產投機,但這些政策顯然是相互矛盾的,該國的最低增長目標表明消費很可能會占據優先位置。 即便在歐洲,如今也有清楚的跡象表明緊縮時代已經結束。意大利拒絕實施之前與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組成的“三駕馬車”達成的增稅協議。法國則故態復萌,干脆否認自己需要收緊財政政策,從而對歐洲的指令置若罔聞。在采取一定的抵制態度之后,德國也同意支持二十國集團把增長作為優先重點。更重要的是,外界廣泛認為德國政府會在9月22日的大選之后從財政緊縮轉向減稅或者增加社會開支。 我們可以由此得出幾個結論,而在實行了5年的經濟緊縮之后,這些結論會顯得令人震驚。加強消費就必須通過創造信貸的方式來獲取資金,至少在達到就業和收入增長得足夠迅速、讓世界各國能實現可以自我持續的經濟復蘇之前,這么做是必需的。也就是說,必須阻止家庭或政府債務進一步減少,最好舉債行為能再度開始增加。直到不久前還被視作不可持續的負債水平都必須被作為新的正常水平加以接受。最后,為了創造這種新信貸并支持消費增長,必須在今后數年放寬而不是進一步收緊對銀行的管理限制措施。 這些新政策都不會公開宣布,因為政界人士和經濟學家不愿承認要做出急劇的大轉變,但經濟現實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官方言論。世界各國都紛紛放棄減少舉債和調整經濟的計劃,住房和消費則再度開始繁榮。 簡而言之,緊縮時代徹底結束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