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著手 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
www.fjnet.cn?2013-07-29 16:14? 陸正平?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以貿易便利化釋放改革紅利 李克強指出,當前我國經貿環境復雜嚴峻,進出口增速均明顯放緩。要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李克強要求制定便利通關辦法;整頓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收費,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抓緊研究法定檢驗體制改革方案;鼓勵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企業及項目加大支持力度,發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擴大保險規模;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民營企業出口提供融資、通關、退稅等服務;積極擴大商品進口,增加進口貼息資金規模;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國際體系,無論是“巨無霸”類的大國企還是中小企業都離不開國際市場。政府的扶助,顯然更有利于中小企業開拓國際生存空間。此次出臺的系統改革舉措,抓住了進出口存在的痼疾,從簡政、減費、融資等關節點著手,對穩定和拓展外需既有即時效應,長遠而言政策利好更多;同時,對調整和平衡需求結構也深具意義。 推進中西部鐵路建設,著力調整區域發展結構 李克強多次指出,東西部區域結構不合理,是最大的發展不平衡。調結構,必須直面改善東西部的差距。要按照統籌規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改革,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優先建設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及相關設施。李克強要求,要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設立鐵路發展基金。創新鐵路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要向地方和社會資本開放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等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要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搞好綜合開發利用,以開發收益支持鐵路發展。要加快前期工作,使“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及時開工,按合理工期推進,確保工程質量。筆者與經濟部門、鐵路行業以及一些地方負責人交換看法后一致認為,鐵路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適當先行發展已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規律。鐵路是發展生產、改善民生的“先行官”。鐵路建設是區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新型城鎮化建設、西部大開發等戰略的必要鋪墊,是繞不開的“瓶頸”。筆者風聞,李克強總理兩度感謝鐵路系統職工的辛勤勞動和奉獻。許多鐵路建設者深感慰藉,咸稱中國鐵路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李克強總理的三項舉措既有學理支撐,又切合中國的發展實際。筆者觀察,他對認準的施政理念始終秉持不變,擇善固從。時當轉型發展,施政尤需這樣的品格。唯有實心實政,將改革理念落到實處和微處,中國經濟才能在“貞下起元”之際實現轉型升級。(陸正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