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盧浮宮泡腳事件調查 現象常見西方人居多
2013-08-01 07:07:13?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姚蒙】“之前大陸游客在埃及神廟上刻‘到此一游’,現在又出現大陸游客把盧浮宮外的水池當成洗腳池,讓照片中背著相機的老外看傻眼。”臺灣“TVBS”電視臺7月30日報道說。近日,一組中國人在法盧浮宮水池泡腳的照片在網上傳開并引發爭議。有中國網友貼出此前大批游客在西湖洗腳的圖片,鞭笞中國人“無德”;也有人質疑,為什么外國人泡就是隨性自然,中國人泡就是素質低?真實的情況到底怎樣,法國人怎么看?《環球時報》記者7月31日來到盧浮宮進行實地調查。 《環球時報》記者當天選擇天氣最熱的中午來到盧浮宮外,水池就位于盧浮宮前面的廣場上。在水池四周,記者看到有兩名外國女子在洗腳,但更多的人圍在水池旁邊感受涼爽。水池旁邊有好幾個醒目的“禁止踏入水池”的標識。盧浮宮工作人員讓·保羅告訴記者,炎熱天氣里不少游客將腳放進盧浮宮庭院的水池里,這種現象很常見,西方游客尤其多,中國游客倒并不常見。從盧浮宮管理層面而言,這樣的行為是要禁止的。不過,他說,天氣很熱時他們也不多加干預,只要游客沒有真正入池戲水或做破壞性行為就行。 巴黎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員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法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確實有在大熱天到水池里玩玩的習慣。只要不違反有關噴水池、泉水等地方的管理規定,人們也多多少少容忍。至于中國人在盧浮宮水池將腳浸入水池里,可能也是天氣炎熱的原因,沒什么特別的。 中國游客在盧浮宮洗腳的新聞的確沒引起法國媒體的注意。不過,不少法國人31日向記者表示,由此引出的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常被曝光不良形象這一話題卻很重要。如果說中國人不太禮貌,反映在其他方面的問題要比在水池里泡腳多得多。巴黎旅游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中國游客一些行為特別引起法國人的不滿,最嚴重的是隨地吐痰或嗓子里大聲發出要吐痰的聲音。一名巴黎巴士司機直言,這在西方是很少見到的現象,而他接待的中國團組幾乎每團必有,中國人難道就無法改變這一習慣嗎?” 在酒店和商場里的行為也讓巴黎人對中國游客撓頭。巴黎一家酒店的主管馬魯向《環球時報》記者抱怨中國人“專門制造噪音”:說話聲音大,不顧及周邊人們的感受,入住后還打開房門串門。因此,許多酒店盡力把中國團組安排到遠離其他客人樓層。他特別表示,這并非歧視,而是為照顧其他客人的措施。巴黎老佛爺大商場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非常歡迎中國游客到商店購物,但中國游客有時不注意排隊遵守秩序、隨意插隊。記者也看見有許多中國客人隨地而坐,讓別人無法正常走路,有的還卷起褲腳、脫下鞋子等,讓許多歐美人搖頭。 法國工商會一名負責人士告訴《環球時報》,歐美商界也對中國現在的富豪有看法,認為他們雖然有錢,卻普遍缺乏基礎文化修養。他們喜歡標榜自己有錢,隨意改變行程與會議議程,說大話,不尊重工作人員等。一名法國學者向記者指出,隨經濟發展,人們將越來越注重修養,行為舉止將越來越符合國際潮流。其實所有現象都集中在一個問題上,即如何尊重他人。中國人其實不差,就是不注意細節,看來動員輿論使大家都關心一下細節,就能大大改善中國人的形象。至于天氣炎熱、腳放進水池里,許多游客也是這樣做的,倒不是什么大事。 |
相關閱讀:
- [12-29] 法國博物館2011年再創參觀高潮
- [06-14] 法國盧浮宮上演靚麗時裝秀
- [04-11] 保安罷工抗議偷盜猖獗 盧浮宮關門暴露治安問題
- [12-30] 達芬奇畫"亮"了 內涵洗沒了 盧浮宮被告了(圖)
- [04-12] 法盧浮宮關門抗議小偷 欲游宮先讀防盜秘籍(圖)
- [06-11] 230件!英小城變賣中國文物
- [06-26] 華美震撼 去盧浮宮必看的8件皇家珠寶
- [04-11] 安保人員罷工抗議扒手橫行 盧浮宮臨時關閉一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