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第八十六個生日的今天,綠色軍營正張開臂膀,迎接新一批青年入伍。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征兵命令,為最大限度地征集高素質青年入伍,全國征兵工作從今年起首次由冬季改為夏秋季進行,自8月1日起全面展開。 今天,是新一批軍人追夢的開始。 今天,背負著神圣使命、人民重托的人民子弟兵,胸懷強國夢、強軍夢,秉承86年間錘煉的忠誠意志、優良作風和戰斗精神,以忘我的奮斗迎接自己的光榮節日。 這是一支不斷譜寫輝煌篇章的偉大軍隊。86年來,它總是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譜寫著發展壯大的輝煌歷史。 2012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著眼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的發展變化,明確提出“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今年“八一”前夕,習主席視察北京軍區時再次強調,要緊緊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全面加強部隊建設。 這是迎接新時代的戰斗號令,這是中國發展的時代強音。 “戎馬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旗幟在前,夢想在心。人民子弟兵迅速行動起來,牢記使命、大膽創新,瞄準前沿、緊盯實戰,轉變作風、群策群力,揭開了建設21世紀強大人民軍隊的嶄新一頁! 新篇章,凝聚著使命、責任與擔當 “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 第二炮兵“導彈發射先鋒連”指導員、清華大學國防生樂焰輝,對初入軍營時連隊門口兩條標語記憶猶新。在這里,樂焰輝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打仗和打勝仗! 人有夢想才有動力,國家和軍隊有夢想才有未來。 軍人因使命而生,軍隊因使命而存。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不想擁有一支能征善戰、敢打必勝的軍隊。然而,久居和平環境,軍隊還能不能打仗?戰爭年代那股為使命而戰的精神是否還在? 所以,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一經提出,立刻在軍內外引起強烈震撼和廣泛共鳴。 “國際國內形勢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軍隊作為戰斗隊的根本職能沒有變。” “強軍首先強政治,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丟掉這一條,軍隊就不可能有戰斗力。” “能打勝仗,是軍隊存在的價值所在,是黨和人民對我軍履行職能使命的根本要求,是部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以大國軍人的抱負眼界和責任擔當,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目標,把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在部隊全面建設和官兵思想中立起來、落下去。” 從機關到基層連隊,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的討論再次激發起對我軍根本職能、建軍目標、前進方向的深入思考。 “能打仗、打勝仗的概括話語平實,但內涵豐富、寓意深刻,是對當代中國軍隊的使命、責任和擔當的高度概括。”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室主任陳舟說,當今世界的軍事競爭,本質上是打贏能力的競爭;世界軍事轉型和軍事革命,本質上是為了提升打贏能力。 2012年底,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過程中,廣大官兵紛紛表示:能打仗、打勝仗是有效履行我軍職能使命的根本目標,也是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關鍵所在。 今年3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268名解放軍代表在每一場討論中爭相熱議“能打仗、打勝仗”。西藏軍區某團副團長江勇西繞說,戰場法則非常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優勝劣汰。“不能打、打不贏,一切等于零。”二炮某部政委梁曉婧直言不諱:“軍隊,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兩種狀態。一支軍隊如果沉湎于和平環境,其戰斗力就會被漸漸消磨。”濟南軍區“鐵軍”軍長戎貴卿說,“富國和強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兩大基石。中國夢蘊含強軍夢,強軍夢支撐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我們這一代軍人責無旁貸。” 實際上,對“中國夢”的憧憬和向往,對“強軍夢”的孜孜追求,貫穿了近現代中國史的章章節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經歷無數次落后挨打的屈辱之后,對強軍興國泣血以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和這支軍隊的輝煌戰績,把光榮與夢想高矗于華夏大地。 經受戰爭的重重砥礪和歷史的反復錘煉,“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已逐步內化為我軍特有的精神特質和戰斗作風,固化為廣大官兵的堅定信念和使命追求。 時光如梭昨日遠。歷史的腳步來到新的起點,新的考驗又在眼前。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強軍夢”,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更加切近、更加現實。 夢與夢碰撞,共鳴的是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夢把夢點燃,燃燒的是能打仗打勝仗的信念。“自古軍旅多艱險,從來為武少安閑”。在實現“強軍夢”的征程中,共和國的軍人時刻準備著:聽黨指揮,忠于使命,為使命而戰! 新舉措,一切向強軍目標聚焦 除夕,渤海海域,我海軍艦艇編隊冒著零下14℃的嚴寒破冰出航; 3月,我空軍多批次、多空域的自由交戰演練在東海、南海上空展開; 春末夏初,大國長劍一次次遠程奔襲、緩緩起豎; 盛夏時節,擔負高寒山地聯演聯訓的任務部隊,萬人千車挺進川西高原,一系列自主對抗演練在廣闊地域拉開戰幕…… 衡量一支軍隊的強與弱,標準何在?動員諸軍將士鍛造強大軍隊的目標指向,應當是什么?治軍建軍、練兵育將的根本要訣,又體現在哪里? 在習主席深刻闡述“強軍夢”后,新一屆黨中央、中央軍委確立的強軍目標,展開的戰略布局,無不著眼于能打仗,無不聚焦于打勝仗。 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全軍官兵的目光所向,正是21世紀的嚴酷“戰場”。 “腦子里永遠有任務,眼睛里永遠有敵人,肩膀上永遠有責任,胸膛里永遠有激情。”這是來自廣大官兵的深刻感悟,也是貫徹強軍號令的錚錚誓言。 以加強軍隊建設為聚焦點和著力點,圍繞實現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和路線圖,一系列舉措全面展開—— 人才來了。從實戰需要出發,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從國防大學到全軍初級指揮院校,全力推進聯合戰役實踐教學,懂得一體化作戰的新型指揮員源源不斷地奔向戰斗力建設的第一線。 經費有保障了。“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能打仗、打勝仗上”,解放軍四總部聯合印發《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明確了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 機關和高中級干部動起來了。4月,經中央軍委批準,總政治部下發《規定》,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組織團以上領導和機關干部下連當兵、蹲連住班,所有人戴列兵軍銜,以士兵身份,搞好對所在連隊的指導幫帶,并進行“解剖式”調研。 軍事訓練場上,干勁更足了: 1月上旬,南空航空兵某師組織新年度首場空中攻防對抗。由導演部臨時增加的“第三方”兵力突然介入紅攻藍守的白熱化戰局。戰場態勢迅速逆轉:紅方的空中預警機被擊落,電磁對抗節節敗退,空中機群頓時亂了陣腳……為什么會這樣?“要在險惡環境中錘煉部隊!”導演部的總指揮如此強調。 5月下旬,來自陸軍、海軍、空軍和二炮等部隊的200多名狙擊手展開了為期40天的戰斗集訓。在山岳叢林地狙擊戰的背景下,錘煉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全面技能。 7月5日至12日,代號為“海上聯合—2013”的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空域舉行。聯合防空、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劫持船只等演練,顯示著中國軍人走向世界的決心、自信與追求。 7月20日,全軍特種兵傘降突擊比武,又在北京軍區朱日和訓練基地開始。 所有這些,只不過是聚焦戰斗力提升的一個縮影。其背后,則是更為宏大的決心和支撐—— 在戰斗精神培育上,艱苦訓練與思想教育聯動、互動,傳統熏陶與任務磨礪激蕩、洗禮,為新一代官兵養成大無畏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真正使戰斗隊意識在官兵頭腦中深深扎根; 在體制機制建設上,從修訂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到修訂實施《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再到中央軍委頒發《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綱要》,一切都是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堅實的保障; 在裝備建設上,有航母“遼寧艦”多次出航快速拓展試驗訓練課目,有新型導彈驅逐艦“長春”艦、導彈護衛艦“蚌埠”艦相繼入列,國產第三代戰機批量裝備部隊,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飛機陸續列裝,一批新型陸軍、二炮裝備進入部隊; …… 聚焦,讓踏入新起點的全軍官兵,牢牢把握奔向“強軍夢”的正確方向。 新突破,催生打贏新型戰爭的作戰能力 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我們頭腦中究竟還存在多少舊思維?如果戰爭爆發,我們的指揮控制系統是否能有效有力,各個作戰單元及平臺是否能形成整體合力? 每一個遠海訓練科目演習結束后,指揮艦上鈴聲響起,各部門都會立刻進入復盤講評。這是記者隨我海軍艦艇編隊遠海訓練時見到的場景。講評會上,各戰位的成敗得失迅速被點評。面對“過去”,審視“現在”,編隊官兵正是依托這樣的一次次“頭腦風暴”,校正練兵方向。 這是一個必須突破的新命題。以前能打勝仗不等于現在能打勝仗,能打勝仗的能力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特別是當前,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還不相適應。 當代中國軍隊面臨的戰爭,是信息化戰爭,綜合實力較量的戰爭,是戰斗作風比拼的戰爭,以人的優勢彌補裝備劣勢的戰爭,也是決定國家命運、人民安危、民族興亡的戰爭。 要“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變成現實,必須解決好強作風、強信念、強素質、強裝備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全面推進新型武器裝備和新型作戰思想的創新發展,構建適應21世紀軍事變革大趨勢的新型作戰能力。當下,圍繞實現“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做到“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確保“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等根本要求,一場貫穿部隊戰斗力建設全局的大攻關、大創新,正在全軍展開: ——以良好作風引領部隊全面建設。“聽黨指揮是靈魂,能打勝仗是核心,作風優良是保證。”作風關系命運,新一屆軍委成立伊始,就把弘揚優良作風優先擺上日程。2012年12月下旬,《中央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出臺,對調研、會風、活動、文件、出訪、警衛工作、新聞報道、文稿發表、公務接待和廉潔自律等十個方面做出嚴格而詳細的規定,有力推動了全軍的作風建設。官兵們說:“處處都有‘高壓線’,根根都帶‘糾錯電’。” ——培育全面和平時期的戰斗精神。結合完成戰役演習、搶險救災、國防施工、支援地方重點工程建設等重大任務,加大部隊野戰生存、連續突擊訓練的力度,讓官兵在各種惡劣復雜的環境中錘煉“拖不垮、打不爛”的頑強意志和英勇無畏、義無反顧的犧牲精神。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適應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引發的新型軍事力量發展潮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加速推動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步伐,扎實抓好新型作戰力量建設。 ——推動信息化條件下的戰法創新。緊貼部隊作戰任務和可能的作戰行動,貫徹信息主導、體系對抗、精確作戰等先進理念,在全軍大興戰法創新之風。 ——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推動陸軍部隊整體轉型,強化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力量建設,優化軍兵種內部結構和部隊編成。 ——健全聯合作戰體制機制。著眼提高我軍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能力,建立健全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聯合訓練體制、聯合保障體制。 ——深化基于信息系統的集成訓練。突出信息網絡要素集成訓練,基于信息共享練協同、著眼信息火力一體練戰法、圍繞資源優化配置練保障,探索聯合作戰體系融合訓練方法路子,最大限度發揮體系作戰的整體效能。 ——改革軍事訓練模式。加快創立新的訓練模式,編修新的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推進基地模擬網絡訓練條件建設,提高軍隊院校培育能打勝仗新型人才的質量效率。 “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挺起胸膛站排頭。”我們相信,時刻銘記這句誓言的人民軍隊,必定能在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征途上,不斷奏響“強軍夢”的時代強音! |
相關閱讀:
- [03-15] 劉亞洲上將談“強軍夢”:警惕腐敗享樂侵蝕我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