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仍將持續一周以上 面對高溫如何應急
www.fjnet.cn?2013-08-01 09:40?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7月31日,上海最高溫達39℃。保潔工何守安冒著酷暑為列車保潔。記者 屠知力攝 7月3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六天發布最高等級的高溫橙色預警,同時發布干旱黃色預警。此前一天,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Ⅱ級應急響應,這是自《中國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制定以來首次啟動高溫應急響應。高溫應急響應分為Ⅳ級、Ⅲ級、Ⅱ級三個級別,Ⅱ級為最高級別。 仍將持續的高溫熱浪,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各部門應該如何應急響應?記者31日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 高溫仍將持續一周以上 進入7月以來,江南、江漢、江淮及重慶等地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氣象部門預計,未來10天,江南、江淮及重慶等地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可達7至9天,局地日最高氣溫可達40℃至41℃。 中國氣象局專家指出,當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長關鍵期,也是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用水用電旺盛期,未來一段時間的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將會對生產、生活及人體健康等造成影響。 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目前,水稻、玉米、棉花正處于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未來持續高溫少雨,可能導致稻田用水不足、一季稻穗小粒少、空秕率增加,晚稻有效分蘗減少,玉米授粉不良、禿尖比例高、籽粒不飽滿,棉花落花落鈴增加、伏桃減少,柑橘果實偏小,蔬菜品質和產量下降。 對水資源的影響:江南及貴州、重慶等地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溪河斷流、庫塘干涸,可用水源減少,人畜飲水困難可能加劇。 對供電的影響:未來持續高溫酷暑天氣,將使空調降溫、農田灌溉等用電需求大幅增加,水力發電量減少,工農業生產用電供需矛盾可能加劇。 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未來持續高溫可能導致中暑的發病率進一步上升,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發病人數和死亡率增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01]江南江淮江漢高溫持續 四川華北等地有較強降雨
- [ 08-01]交警忍酷暑堅持一線執勤:“胳膊快被烤焦了”
- [ 08-01]近幾日榕城午后多雷陣雨 短暫涼爽難撼高溫格局
- [ 07-31]湖北持續高溫旱情嚴重 近900座水庫處于死水位
- [ 07-31]蘇州40.1℃高溫又創新紀錄 市民“全副武裝”出行
- [ 07-31]盤點高溫下的各種“烤”——烤熟
- [ 07-31]"火爐"武漢遭遇本世紀最長熱浪 啟動最高級別高溫應急響應
- [ 07-31]熱!熱!熱!中國氣象局啟動最高級別高溫應急響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