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發生頻率遠低于正常人
www.fjnet.cn?2013-08-02 07:00? 何欣 李庭煊?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問醫 重患約一成有肇事肇禍危險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院長王紹禮認為,社會支持系統不完善是精神病人肇事的最根本原因,發病年齡早、患病時間短、男性、家庭負擔重、監護差,是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的高危因素,即具備上述這些特點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沖動、傷人風險,而完善的精神疾病防控體系能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 目前全世界通用將精神疾病分為10大類,但并非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肇事肇禍危險,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和雙向精神障礙4種在內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約10%具有肇事肇禍行為及危險。 鄭毅說,“精神疾病和其他軀體疾病一樣,也是一種普通而且常見的疾病,有其發生、發展規律,完全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療,而治療和管理最大的障礙是公眾在意識上有誤區。若能及早發現,比如睡眠障礙、記憶障礙、過分敏感多疑和性格改變等早期表現,應及時就診治療。”但因精神病發病病理至今尚不明了,人們往往將精神病人妖魔化,“甚至還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認為精神病是鬼怪作祟”。 盡管精神疾病確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然而公眾對其知曉率不足五成。 傷人事件與季節變化有關 北京安定醫院醫務科副科長潘俊峰向記者介紹,“因受幻覺、妄想支配,尤其在精神分裂和情感性障礙患者中,自殘和傷人行為比較常見,有時他正跟你好好說著話呢,可能就突然給你一個大嘴巴子,我常遇到這種情況,他是病人,沒法理智控制自己,這些行為也不可預見。”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鄭毅說,“其實在所有的暴力犯罪案件中,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的發生頻率遠低于正常人。” 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副所長郭紅利補充道,精神病人傷人事件一定程度上與季節變化影響人體機理有關,而因精神病人自我疏導能力弱的本質特性,其受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更大,易產生“模仿效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02]美景點被潑漆中國女子受審 被疑患有精神疾病
- [ 08-01]深圳男子街頭砍人案:精神病司法鑒定約需一個月
- [ 07-31]全球最“危險”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 [ 07-30]瘋漢刀襲路人致3死5傷 司法鑒定程序已啟動
- [ 07-30]75%精神病患者肇事無預謀 “精神病”不是擋箭牌
- [ 07-29]深圳男子疑因精神病發作搶刀砍人 傷者增至5人
- [ 07-29]精神病人犯罪多暴力 幻想癥患者易性犯罪
- [ 07-29]精神病人傷人事件頻發 監護人法律責任需落到實處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