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發生頻率遠低于正常人
www.fjnet.cn?2013-08-02 07:00? 何欣 李庭煊?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絕大多數可通過藥物控制 “精神疾病不怕治不好,最怕不來治,這才是現在最大的難點。”鄭毅對記者表示,“不管傷不傷人,患病程度輕重,精神疾病最重要的是先期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這樣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傷害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 北京回龍觀醫院一項面對全國四個省1.2億人群的抽樣調查結果曾稱,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的精神病性障礙中,有約27.6%“從未接受過任何治療”,有12%“僅求助于非精神科醫生”,總體就醫率僅有60%,而除精神分裂癥以外的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九成以上沒有主動就醫。 鄭毅介紹,目前精神疾病的治愈率并不低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即使是一位重性精神病患者,治愈療程在一個月左右。 他告訴記者,絕大多數精神病通過藥物控制即能達到很好的療效,雖不能根除,但經過治療可以穩定,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勞動能力基本都能恢復到病前水平。同時他強調,為鞏固療效,堅持服藥非常關鍵,病人和家屬切忌存有僥幸心理。調查顯示,出院后停藥半年的精神病人復發率高達40%-60%,而間斷服藥的病人復發率為15%,即使堅持服藥,仍有5%的復發可能,所以一旦病人出現自制力減弱、抗拒吃藥以及言語凌亂等預兆時,家屬務必要及時送其復診。 治療平均費用為萬元左右 在精神病人治療費用方面,鄭毅坦言,目前已“不構成大問題”,平均費用為七八千元到一萬元上下,已遠低于其他重大疾病。部分患者可以享受醫保,而貧困患者在北京可享受免費藥物治療,在其他地區也有“686”項目(全稱為“中央補助地方衛生經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因2004年啟動之初獲中央財政專款686萬元而被簡稱為“686”,下同)的支持,全國更多的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在進一步建立健全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 截至2011年4月,“686”這一針對重性精神病患而確立的醫院社區一體化管理模式,已覆蓋3.3億人口,為28萬例重性精神病患登記、建檔,提供免費藥物治療累計9.4萬例次,免費收治患者1.24萬人次。統計顯示,隨訪患者病情維持穩定的比例從基線的67.0%增加到第五年的90.7%,所管患者的肇事率、肇禍率也從最初的4.8%和1.5%分別下降到第五年的0.5%和0。 不過,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是,還有相當大數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散落民間。 問題 床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衛生部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共有1650家精神衛生機構,其中精神病專科醫院874所,同時全國精神科執業醫師與精神病院注冊護士的數量分別約為18000人和35000人。 2011年年底又有調查表明,全國精神科執業醫師仍不足兩萬人,每十萬人僅有精神科醫師1.46人,這一水平是國際標準的四分之一。 《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顯示,2011年全國精神科病床有21萬余張,占全部病床數的5.8%。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研究結果稱,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精神科床位密度為1.71張/萬人,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36張/萬人,更遠低于中高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7.7張/萬人。 郭紅利說,從專業醫護人員到醫療機構床位,現在均存在較大缺口,人員方面,“因專業水平要求高而待遇不佳,具有精神科醫護職業資格的人員嚴重不足,以北京市基層社區衛生機構為例,專職從事精神病人管理的人員總共只有五六十個,而理論理想值應在1000人以上”。 同時鄭毅表示,在床位原本就緊張的情況下,很多病人痊愈后家屬仍不愿接其回家,無形中占用了更多病患的就診資源和機會,“以平均治療周期一個月計算,一位病人占據醫院床位一年,就有十一位病人沒法及時入院治療,況且痊愈后仍長期呆在醫院不但不利病情恢復,反而容易造成‘精神殘疾’”。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2]美景點被潑漆中國女子受審 被疑患有精神疾病
- [ 08-01]深圳男子街頭砍人案:精神病司法鑒定約需一個月
- [ 07-31]全球最“危險”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 [ 07-30]瘋漢刀襲路人致3死5傷 司法鑒定程序已啟動
- [ 07-30]75%精神病患者肇事無預謀 “精神病”不是擋箭牌
- [ 07-29]深圳男子疑因精神病發作搶刀砍人 傷者增至5人
- [ 07-29]精神病人犯罪多暴力 幻想癥患者易性犯罪
- [ 07-29]精神病人傷人事件頻發 監護人法律責任需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