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初衷,為了起到監督的作用 揚子晚報記者也與這位網友取得了聯系,這位姓李的網友表示,他測試地鐵安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監督安檢工作。“我用的槍是發射塑料子彈的那種,不具備殺傷力的,所以我才敢拿著進站安檢。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希望民警將這把槍收繳了。”李先生覺得,他每天都乘坐地鐵出行,自從地鐵開始安檢之后,他覺得有些安檢人員好像不太負責,安檢的時候工作也不太認真,所以他才想到了故意攜帶違禁品進站測試的方法。 李先生還表示,他下午在論壇上和微博上發布了這個測試結果之后,也引起了地鐵警方的重視。“地鐵公安分局的民警也聯系上我了,我也對我的看法和他們進行了交流。民警也承認一些安檢志愿者在工作中的確存在粗心大意的現象,并且表示下一步會加強管理。”李先生很滿意,覺得民警的工作很認真負責。 警方調查 網友攜帶的塑料槍 不屬于違禁品 X光機查不出來 昨晚,揚子晚報記者也就李先生“測試”地鐵安檢的事情采訪了地鐵警方。警方表示,他們已經與李先生進行了溝通,而且也調取了李先生當時安檢進站的視頻畫面。在畫面中,李先生的確是兩次通過了安檢。但是當警方找到李先生,并且查看了李先生下午發帖子所稱的“鋼制仿真槍”的時候,發現李先生的“槍”只是一把普通的塑料玩具槍,并不是什么全鋼制的仿真槍。警方還表示,塑料玩具槍并不屬于管制物品。不論是X光機還是手持式金屬探測儀對于塑料槍都是檢查不出來的,因此,李先生的測試顯得有些“無厘頭”。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昨天晚上9點多,李先生將下午所發的帖子中的仿真鋼槍改成了玩具槍。警方表示,因為李先生并未攜帶管制物品,雖然在網上發布了不符合事實的帖子,但并未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也沒有對李先生做出處罰。而李先生覺得當時的安檢志愿者在工作中存在不認真的現象,警方也進行了調查。原來李先生當時安檢的時間段,正是第三班次的志愿者首次上機操作時間,正在進行人機磨合,安檢技能還不夠熟練。下一步地鐵警方也將加強對志愿者的管理。 同時,警方也再次提醒市民,請勿攜帶任何違禁品乘坐地鐵,也沒有必要抱著“測試”的心態去檢驗地鐵的安檢,如果故意攜帶一些違禁品進站且拒不配合安檢的話,不但會影響其他乘客的通行,情節嚴重者,警方還可以依法予以拘留處理。 律師提醒: 網友這種行為可能涉嫌違法 對李先生攜帶塑料槍“測試”地鐵安檢的行為,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表示,網友的行為本身可能涉嫌違法。“如果他攜帶的是仿真槍的話,那么他的行為就違法了。” 唐律師表示,是否是仿真槍,還需要公安機關進行鑒定,根據《治安處罰法》規定,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對于李先生的行為,唐律師認為不管李先生的目的是否為了檢驗安檢效果,只要攜帶的仿真槍被檢查為對人體有殺傷力,那么李先生的行為就違法了。 安檢志愿者: “三班倒”很辛苦,很珍惜鍛煉機會 昨晚,揚子晚報記者也采訪了新街口站的地鐵安檢志愿者,一位志愿者表示,他們這批安檢志愿者一共有1000名,都是來自于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不同年級的學生,放棄暑假休息,服務于南京地鐵全線101個安檢點。目前他們安檢志愿者在地鐵安檢點實行“三班倒”,上午7點到下午2點是早班,下午2點到晚上8點是中班,晚上8點到次日上午7點是晚班。而上晚班的志愿者最辛苦,只能睡在地鐵車站里,為了保證地鐵開站就能進行安檢,他們必須睡在地鐵站里的辦公區內的行軍床上,條件十分艱苦。 “8月1日才正式開始安檢,所以我們難免會有一些同學技術上還不太熟練。”志愿者表示,他們是懷著一腔熱忱服務于地鐵安檢,服務于亞青會。在別人看來他們還很年輕,還是學生,但他們能得到這樣的一個機會鍛煉自己也是相當不易的。“我們要是犯錯了,會受到學校老師的批評,甚至是懲罰。”志愿者表示,安檢是保障地鐵平安運營的衛士,他們會在地鐵警方的指導下,努力工作,認真踏實地做好安檢工作。 |
相關閱讀:
- [ 07-03]情侶為逛街拌嘴 男子竟抓起水果刀刺向女友
- [ 06-27]妻子提出離婚 賭徒事先備好水果刀連捅8刀致妻死
- [ 06-17]初二女生出門被阻止 持水果刀捅向生母
- [ 05-02]為幾棵樹親叔侄大打出手 叔叔持水果刀刺死侄子
- [ 03-20]向超商員工借錢被拒 無業男子掏出水果刀揮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