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談南海問題:有關國家不要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www.fjnet.cn?2013-08-03 07:51? ?來源:外交部網站 我來說兩句
據估算,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新增5000億美元,中國將進口價值10萬億美元商品,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近水樓臺先得月”,作為中國的近鄰,同時已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地、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以及中國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東盟,無疑將從中獲益匪淺。 當然,我們也非常清楚,中國的快速發展在給東盟朋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同時,也難免會帶來一些猜疑、擔心甚至是誤解。這沒什么好奇怪的,因為不管換成誰,都對身邊快速成長為大塊頭的伙伴心存不安。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國的確在變大變強,但中國的發展是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善能量的增強。正如馬哈蒂爾先生早就指出的,中國的發展為周邊國家帶來了利益,是機遇而不是威脅。馬哈蒂爾先生不愧是東盟富有戰略眼光的優秀政治家。 我想,馬哈蒂爾先生決不是隨便這樣說說而已,而是基于對中國的深刻認識。對于一個國家的戰略取向,基本上可以依據兩個重要標準來做出判斷,一是文化,二是歷史。說到這兩點,世界上再沒有誰比東盟國家更了解中國。從文化來說,中華文化的重要精髓是兼愛非攻、親仁善鄰的和平志向,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諧理念,懷柔遠人、厚往薄來的外交傳統,這些優秀的文化和處事哲學對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整個東方文化都產生過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看,中國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世界強國,大家熟悉的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就是在中國明朝國力鼎盛時期發生的。在后來的各個時期,世界強國向外派出的航海家不計其數,但像鄭和這樣秋毫無犯的和平使者卻并不多見。鄭和曾多次到過當時東南亞的很多國家,留下的都是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故事,至今還在這些地方廣為流傳。鄭和下西洋600多年來,中國從未在海外推行過殖民主義;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也從未對周邊進行過任何擴張。中國過去是如此,今后也不會改變。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都很關心中國—東盟關系的下一步發展。我認為,需要我們雙方共同去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概括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有兩件: 一是全面深化合作,實現共贏發展。我們要加緊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CAFTA)“升級版”,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我們要加快推進全方位互聯互通,探討設立亞洲投融資平臺。我們要積極開展海上合作,用好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歡迎東盟各國積極申請項目。我們要繼續豐富和完善區域合作格局,推動10 1、10 3、東亞峰會等各機制相互補充和促進,維護好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我們要不斷增進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青年、智庫、議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之間的友好交流。我們還要進一步拓展安全領域合作。中方愿加強與東盟國家在防務安全領域開展交流,共同致力于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二是堅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平等對話與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分歧。中國與一些東南亞國家存在歷史遺留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這盡管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但客觀上會對中國—東盟關系產生影響。對于這些問題,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和直接談判尋找解決之道。中國過去、現在和今后都始終敞開對話協商的大門,都愿尋求實現互利共贏的前景。我們希望有關國家也都能秉持這樣的精神,同我們相向而行,不要再采取可能使事態復雜化和擴大化的行為。尤其不要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在今年召開的東亞系列外長會期間,中國與東盟各國已同意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框架下就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舉行磋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方在落實《宣言》的過程中就一直嚴格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當然,我們希望其它各方也都能遵守《宣言》作出的各項規定。從《宣言》到“準則”,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會與東盟各國認真商談和穩步推進“準則”的進程。我們愿與各國共同努力,真正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與合作之海。 謝謝大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2]王毅談南海問題:有關國家不要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 [ 08-02]菲越逼東盟在南海問題同中國“談判”而非“磋商”
- [ 07-26]奧巴馬會見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 南海問題成重點
- [ 07-25]美稱越南主席來訪是里程碑 或將討論南海問題
- [ 07-25]美稱越南主席來訪是里程碑 或將討論南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