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在美國西岸居住了3年,直到最近采訪魯迪摩根集團總裁、電影《投名狀》制片人安德魯·摩根,才偶然得知李小龍生于舊金山、葬于西雅圖,開館授課于洛杉磯,與美國有著深厚的淵源。上世紀70年代初,加盟香港嘉禾影業的摩根,曾經與李小龍共事一年多,參與過電影《猛龍過江》的制作,而且是《龍爭虎斗》、《死亡游戲》的制片人。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拍攝《死亡游戲》期間突然離世,我親自護送他的妻子與兩個孩子回到美國,并幫助籌備了在西雅圖的葬禮。”說話時,高大的摩根脊背彎曲,身體深陷在松軟的沙發之中,仿佛負載著一份沉重的回憶。“如果有機會,你最好自己去趟西雅圖。” 父子薄命 讓人唏噓 遵循摩根的建議,我帶著無盡的疑問,飛向了美國本土西北角的這座雨城,試圖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 雨城并非總是陰雨連綿,抵達當日碧空萬里、暖陽高照。下飛機后租上車,迫不及待地奔向湖景公墓,探尋一個永遠32歲的人生。一如湖景這個美麗的名字,蔥綠的山坡、湛藍的天空,再加上遠處華盛頓湖的一池澄碧,滿目所見,竟是一個清幽、靜謐的所在。說實在話,踏進墓園的那一刻,懷著崇敬之心的我,并未激起多少憂傷。 然而,與李小龍墓一起撲入眼簾的,還有同樣在拍攝電影時意外早逝的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的墓(見圖。陳一鳴攝),父子兩人加起來只有60年的生命,并排安臥在藍天碧水之間,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唏噓。真可謂:世事無常,天妒英才啊! 絳色的墓碑上,一幅黑白側面肖像展現著一代功夫之王的英姿。照片下,鐫刻著李小龍的英文姓名“布魯斯·李”、中文原名“李振藩”和一行英語——“截拳道創立者”。墓碑基座上,一捧捧鮮艷的花束散發著馨香,祭奠者似乎還沒有走遠。 1939年,李小龍的父親、粵劇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與家人從香港來到舊金山唐人街演出。翌年11月27日,李小龍誕生在當地東華醫院,取名“震藩”,含有“震驚藩邦”之意,為了避諱祖父李震彪的名字,便把“震”改為“振”。振藩生于辰時,而1940年恰逢農歷龍年,后來便以“李小龍”為藝名。 童年時的李小龍與父母一起返回香港,由于身體孱弱,7歲起便承父命修習太極拳。1955年,15歲的李小龍成為武林宗師葉問之徒,學習詠春拳。生于梨園世家的李小龍,從襁褓之日起便與表演結下不解之緣,3個月大時就在舊金山粵語片《金門女》中出鏡,11歲時首次以男主角身份走入了港片《細路祥》。少年李小龍并非是個乖乖仔,中學時曾因打架、逃課而被轟出校門。1959年5月,家人決定將19歲的李小龍送回出生地美國,期待他在寧靜中改過自新。 兩年后,李小龍考入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許多資料記載,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主修哲學。但哲學系主任米切爾·羅森塔爾十分肯定地對我說:“李小龍并非像傳言所說主修過哲學。李小龍只在哲學系選修過兩門課程——哲學入門和東方哲學,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任何有關他的成績記錄,也沒有論文或試卷留存下來。”羅森塔爾表示,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的專業是戲劇,但并未獲得畢業證書。“他在這里讀書已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沒有機會與他相見,但作為哲學系主任,我為華盛頓大學能夠在李小龍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某種角色感到驕傲。同時,作為哲學家,我也很高興得知李小龍這樣的學生學過哲學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