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氰胺"到"肉毒桿菌":恒天然就這樣走下"神壇"?
www.fjnet.cn?2013-08-04 19:54? 周蕊?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三聚氰胺、雙氰胺、反壟斷 恒天然8個月3度“上黑榜” 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導致中國乳業受到巨大沖擊的三聚氰胺事件,還是今年初的雙氰胺事件,或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針對數家奶粉企業提出的反壟斷調查,恒天然都“榜上有名”,僅在今年的前8個月里就發生了3起負面事件。 2013年1月,新西蘭第一產業部官員證實,在新西蘭出產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恒天然的產品)檢測出雙氰胺(DCD)化學殘留物。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9月,恒天然在對牛奶進行抽檢時,就已經發現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 而在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多家奶粉企業提起的反壟斷調查中,身為美贊臣、多美滋等奶粉企業合作伙伴的恒天然也“黑榜有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指出,雖然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品牌比較強勢,但任何一個廠家的市場份額都沒有超過20%。對比恒天然,雖然自有品牌市場占有率不高,但其不僅在進口奶粉原料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還為很多其他品牌進行代工生產,對中國嬰幼兒乳品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事實上,早在2010年,美國全國牛奶生產者聯合會就曾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訴,恒天然在美國存在“嚴重的反競爭行為”。這一組織認為,作為控制超過新西蘭90%奶源的巨頭,意味著“我們簡直是跟一個壟斷力量在對抗”。 一個更值得回味的細節是,2005年,恒天然與中國的三鹿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注資8.6億元人民幣收購三鹿43%股份。次年,雙方的合資公司正式運營。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倒閉,恒天然在華投資也由此受到重創。 3月份發現8月份公布 恒天然“拖字訣”為哪般? 恒天然集團發布的聲明中說,企業在今年3月的一次檢查中發現,2012年5月在新西蘭本地一家工廠生產的產品涉嫌被污染。3月份即檢測到食品安全風險,為何拖到8月才公布? 輿論認為,發生可能的食品污染問題之后是第一時間減少對消費者的損害、通知客戶進行回收,還是任由可能出現問題的產品流向市場,恒天然的選擇耐人尋味。 事實上,今年以來外資奶粉頻頻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僅在2013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中就涉及8400多噸奶粉,不合格奶粉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智利和韓國,不合格的項目包括銅含量、維生素B12、膽堿、維生素B6等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朱毅指出,國外的乳品質量并非鐵板釘釘,消費者盲目迷信國外品牌的心態亟待改變。消費者應該建立更為科學的消費觀,科學合理地選擇嬰幼兒食品。 上海大學教授顧駿認為,“洋奶粉”跌下“神壇”的事實警示中國的乳制品企業,更需要潛下心來重建信心體系,同時通過透明化生產過程等手段向國人證明自己產品的品質,增強高端消費市場競爭力,加大對進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4]新西蘭“肉毒桿菌”乳品沖擊波
- [ 08-04]聚焦“恒天然”乳品事件:網友呼洋奶粉神話破滅
- [ 08-04]新西蘭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波及中國 官方緊急應對
- [ 08-04]可口可樂卷入肉毒桿菌事件 正召回美汁源果粒奶優
- [ 08-04]新西蘭“肉毒桿菌”乳品沖擊波
- [ 08-04]國家質檢總局公布
4家可能受肉毒桿菌污染的乳制品進口企業名單 - [ 08-04]新西蘭乳粉檢出肉毒桿菌 質檢總局:召回受污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