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第二航段任務看點多 海底勘探有“利器”
www.fjnet.cn?2013-08-05 13:11? 余曉潔?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看點三:海底勘探有“利器” 對這一海底“聚寶盆”的精細勘探離不開深海利器——載人潛水器。現場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王春生研究員說:“深海就是海洋科研的第一線。” 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2012年7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這意味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2013年,“蛟龍”號從沖擊大深度轉入試驗性應用航次,開始了服務科考和資源勘探的業務化探索之旅。 看點四:科研人員有重任 按計劃,“蛟龍”號在第二航段要預定下潛5次、機動下潛2次,下潛深度5200米左右。除首次下潛由潛航員測試潛水器性能外,其余潛次科學家均有機會參與。 科學家們此行重任在肩,任務包括使用“蛟龍”號近底航行,為結核覆蓋率估算提供高清視像資料;采集海底巨型底棲生物樣品,為深海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采集微生物、水樣和沉積物樣,提取和保藏生物基因資源樣品…… 借助“蛟龍”,中國的大洋科考將徹底告別“取樣基本靠拖網、人在水面干等”的粗放階段。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28]中國科學家備戰“大洋第一潛”
- [ 07-23]“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3”開幕
- [ 07-23]“蛟龍”深潛7062米背后的故事:在深海底插上五星紅旗
- [ 07-21]“蛟龍”將考察我國專屬勘探礦區
- [ 07-16]“蛟龍”號潛航員分享海試經歷 講述潛航見聞
- [ 07-10]南海冷泉生物大觀 “蛟龍”號采集到的深海生物
- [ 07-08]“蛟龍”號在南海“蛟龍海山”采集到巨大海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