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丑聞政客能否東山再起 考驗多公眾憐憫有限
www.fjnet.cn?2013-08-05 16:59?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我來說兩句
公眾的憐憫也是有限度的 “似乎美國選民對于政客丑聞越來越不敏感了,”華盛頓資深公關顧問,危機處理專家榮·邦讓認為,“這樣的事情發生得越多,人們就越習以為常?!?/p> 共和黨前全國委員會主席邁克爾·斯蒂勒坦言:“如今的政壇性丑聞和從前大不相同了,今天的政客已經懂得如何去向公眾道歉?!迸c此同時,選民的觀點也更傾向于認為,政客們政績的重要性要高于他們私生活是否檢點。于是因丑聞下臺的政客在公眾面前“消失”的時間似乎越來越短。斯皮策從下臺到重新參選之間相隔5年,而韋納“重出江湖”只用了2年。 為此,《美國政治中的性丑聞》一文的作者,政治學教授艾莉森·達尼斯總結出一套丑聞政客能否東山再起的方程式:認錯悔過的程度+時間+競選正確的位置=選民接受你的程度。 不過,公眾的憐憫也是有限度的,丑聞性質的惡劣程度與道歉的誠懇度決定了選民最終會原諒誰。達尼斯說:“一場丑聞是否會帶來毀滅性后果,這取決于丑聞的類型和政客的手段。”她認為,對于涉及是否忠于婚姻的性丑聞,選民們多半會譴責之后原諒;但對于濫用權力的丑聞,選民的怒火就難以澆滅。 其中一個典型案例要屬于內華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恩賽的婚外戀丑聞。一直以宗教保守主義的代言人自居的恩賽曾被視為共和黨陣營最有潛力的總統候選人之一,他對于政治議題總以道德相標榜,反婚前性生活,甚至認為離婚也是離經叛道。正是這樣一位正人君子,居然和他最好的朋友、最忠實的助手道格·漢普頓的妻子發生奸情。 2008年,漢普頓發現妻子和恩賽私通后,憤怒地離開了其幕僚班子。為了封住好友的嘴巴,恩賽一邊塞給對方“封口費”,一邊動用自己的權力給有關人士施壓,讓他們雇用漢普頓。但畢竟紙包不住火,2011年丑聞被媒體曝光,并引發了參議員倫理委員會的調查。調查認定他為了掩蓋奸情濫用權力,觸犯了聯邦法律。最終參議員倫理委員會將此案交由司法部處置,恩賽于2011年4月引咎辭職,去年他和檢方達成了認罪協議,其具體內容沒有公布,不過媒體普遍認為他的政治生涯已宣告終結。(謝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5]日本政客網上發言成雙刃劍 常引發網絡論戰
- [ 08-05]安倍縱容“拜鬼”令多方警惕 多名政客蠢蠢欲動
- [ 07-05]92歲臺籍慰安婦將赴日 抗議政客荒謬言論
- [ 06-10]日本右翼政客橋下徹真面目曝光 曾任色情業律師
- [ 06-01]學者:安倍是出爾反爾的政客 骨子里充滿右翼思想
- [ 05-30]日政客為何頻發不當言論? 危險信號值得警惕
- [ 05-28]朝媒譴責日本政客否認歷史 稱日政界嚴重右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