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公共權力逼得普通人去當偵探
www.fjnet.cn?2013-08-06 08:02?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當“人人都有攝像機”……(縱橫) 日前,一段網友上傳的“上海高院法官集體嫖娼”視頻引起震蕩。上海市紀委找到爆料人倪某,獲得完整視頻證據。上海高院高度重視,已組織專人開展調查,并將根據查清的事實和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涉事4名法官目前遭到停職。 不同于情感、金錢糾葛或威脅類舉報,也不同于媒體人實名舉報,此次的爆料人倪某發布視頻的最初動機始于一起公正性存疑的合同糾紛案。從普通民事案件,到質疑審判公正,再到搜集不公證據,一個簡單案件變成推倒后面一系列問題的多米諾骨牌。 這些年,普通民眾以另類方式維權的事例不算少。令人唏噓的是,本來只是試探、無心插柳,結果帶來了超高“命中率”。身正不怕影子斜。這不是什么運氣問題,而是因為污跡多、漏洞多,問題都擺在那里,有人應激而動,命中率哪有不高的?對于上海的這起事件,重要的不是倪某的動機,而是曝出的問題是否是事實。 有一種觀點認為,要通過徹查法官嫖娼,確立司法公信力。這自有必要,但不全面。事實上,從事件的來龍去脈里不難看到,它牽涉著公正、信任、權力規范、公職人員道德等不同層面的問題。而且,從我們的現實來看,這些問題或許并不為法院獨有。無論是權力失范,還是公權人物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的失守,在不少事件中都有呈現。 而與過去相比,人們對自身權益的敏感、聲張權利的強烈程度,已大有不同。公眾對權力運行、公務人員的行為提出的要求更高,釋放的壓力更大。不要說有切身利益訴求的民眾,就是一般民眾,“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時代也已一去不返。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可能遭遇的就是民眾的攝像機,民眾為權力行為隨時留底。 人人都有攝像機,這是新的壓力環境,公共權力逼得普通人去當偵探,普通人能夠當成偵探,這是必須嚴肅對待的重大問題。(付小為) (原文刊于8月5日《長江日報》,有刪節。原題為《正視人人都有攝像機的壓力環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4]斯諾登能否擺脫“犧牲品”的命運
- [ 11-29]媒體稱官德不彰問題突出 折射公共權力監督缺失
- [ 10-27]中國官場“權力癮”泛濫 監督缺乏致公權私人化
- [ 10-17]中國第三部門23年增約百倍 基金會總數8年翻番
- [ 10-11]官場“權力癮”泛濫之憂
- [ 10-11]專家觀點:社會組織管理應重監管弱登記
- [ 10-02]《法治安徽建設綱要(2011-2015年)》發布
- [ 09-29]時評:等待公共賬目的全方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