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少數地方把聯系群眾理解成揮揮手拉拉手
www.fjnet.cn?2013-08-06 08:00?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攻堅戰的決心 持久戰的準備(人民觀點) ——把握轉作風的內在要求之五 攻堅戰,意味著要“啃硬骨頭”。什么問題緊迫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持久戰,意味著作風建設要“造鐵籠子”,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和持續管用的機制,教育實踐活動才能有實效、起長效 改進作風會不會成為“一陣風”?聯系群眾會不會成為“空對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展開,“春風一拂千山綠”。不過,在治頑疾、起長效上,也還有不少人存在這樣的顧慮。正因此,中央領導提出,這一活動要有“攻堅戰的決心、持久戰的準備”。 顧慮并非沒有來由。酒樓宴請轉為食堂接待,茅臺佳釀裝進礦泉水瓶,“八項規定”曾遭遇“抵制”;開會發文轟轟烈烈,整頓過后死灰復燃,轉變作風也有難改積習。沒有打攻堅戰的決心,解決不了群眾反映最突出、最強烈的問題,活動成效何在?沒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壞風氣“吹走又來”、舊毛病“斷不了根”,怎么能取信于民? 當前,在發現與查擺“四風”問題時,少數地方存在這樣的情況。第一種是避重就輕。把聯系群眾理解成“搖下車窗揮揮手,送米送面拉拉手”,不敢也不愿發現和解決深層次問題。第二種是先緊后松。抓一抓動一動、推一推挪一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出了問題緊一下,形勢好了松一下,高接低擋,逐一化解。結果,活動成了運動、整風成了刮風,消解了教育實踐的成效,也讓群眾冷了眼、寒了心。 種種“作為”或“不作為”,凸顯作風建設面臨的周期困境與現實挑戰,也決定了教育實踐活動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 攻堅戰,意味著要“啃硬骨頭”。“四風”并非新事物,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但為何久治不愈?原因恐怕就在于,治理手段往往浮于表面,對深層次矛盾敬而遠之。什么問題緊迫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教育實踐活動才能有實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03]浙江金華深化作風建設動真格 12家部門不作為被問責
- [ 07-23]習近平:是作秀還是真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看出
- [ 07-23]習近平:是作秀還是真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看出
- [ 07-23]習近平:是作秀還是真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看出
- [ 07-07]云南:聯系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 [ 06-26]“政治局帶頭”釋放整風從嚴信號
- [ 06-26]“政治局帶頭”釋放整風從嚴信號
- [ 06-20]汪延明: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