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25年的秘密 張虎群收到錄取通知書是在1976年11月。但通知書上并未寫開學時間,而是手寫了一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公社其他五個中榜青年陸續開學了,張虎群卻遲遲沒有等到開學通知。 大概到了1977年4、5月間,張虎群未婚妻同村的一個村民,也是岳潭農專上一屆的學生回到村里,她才知道學校已經開學幾個月了。她從幾十里地的外村匆匆跑到張家,通知張虎群趕緊到學校報到。 此時張虎群才知道學校已經開學了兩個多月,他慌忙趕往兩百里外的岳潭農專,但當他把錄取通知書和戶籍關系出示給學校工作人員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學校工作人員說,你三證不齊學校不能接收。我說缺哪一個證,他說你沒有拿到這個開學時間通知書,現在不能接收你。我當時一想,我覺得他說得對,學校哪能沒有一點規章制度。后來他說你回去看看找找。” 回到村里,張虎群焦急地尋找那紙開學時間通知書。50里外的郵電局不知道跑了多少回。兩個月來始終沒有找到。無奈之下,張虎群再次回到學校,希望能憑著錄取通知書讓他入學。然而這次工作人員徹底拒絕了他。對方告知張虎群,他已經錯過了開學時間,即便找到了開學時間通知書,依照學校規定也得按自動退學處理。 張虎群是最后的工農兵大學生,貧困讓他沒錢參加1977年高考。 為討說法執拗了20年 張虎群說,當年和他同樣上了岳潭農專的村民,隨后都進城了,當上廠長和技術員,每個月有50多元工資,這讓他心里更加不平衡。“當時豬肉才一毛錢一斤,50元工資就是現在的白領了。” 要為自己沒能上大學討個說法,得到縣城去。湊夠了路費,張虎群再次來到岳潭農專,得到的還是同樣的答復。沉重的家庭負擔也不允許張虎群追問下去。1978年張虎群結了婚,老老實實地當起了農民,他卻始終對這件事耿耿于懷。 1981年一個偶然事件讓張虎群的內心再次燃起希望,一篇有關高考招生違紀作弊的報道讓他想到自己的冤屈,他打算調查清楚自己被冤枉的經歷。當時的岳潭農專搬到了新安縣改名為豫西農專,他跑到學校,要求學校給出書面答復,為何不讓他上大學。學校對張虎群的答復是,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人員變動太大,無法查清。 張虎群一次次守在學校門外,一晃20多年過去了,校領導換了一撥又一撥,學校的地址也數度遷移,名字一改再改,張虎群也已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仍然一無所獲。二十多年間,北王村的村民們或者搞副業、開磚廠,或者搞運輸、外出打工,都漸漸脫貧,只有張虎群他一有點閑錢,就用作路費去學校。守著十幾畝薄田,張家成了村里最窮的人。最缺錢的時候,張虎群把父親渡江戰役得到的軍功章5元一個賣掉了。 |
相關閱讀:
- [ 08-03]患白血病女孩考上廈門大學 可推遲一年入學
- [ 07-18]張大同接安全部門副秘書長 楊永明參選基隆市長
- [ 06-29]周文斌被終止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 [ 01-08] 大三學生致信媒體:為什么我的大學越上越迷茫
- [ 01-07]學生致信媒體稱大學越上越迷茫 不知努力方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