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美國人權標準是根橡皮尺
www.fjnet.cn?2013-08-10 07:20? 張 紅?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俄羅斯最終還是決定暫時收留斯諾登了,結果就迎來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小小”抗議:取消與普京的一對一會晤。而且,奧巴馬還埋怨俄羅斯時不時就會退回到“冷戰思維”。 美國似乎忘記了自己一向以維護“人權”的姿態自詡,忘記了斯諾登這樣的人本來正是自己“人權”大旗下應該保護的人,忘記了自己曾經多次以“人權”的名義收留了別國的諸多持異見者。 對于美國在面對自己所扛“人權”大旗面前的兩面派作風大家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事實上,美國在面對許多人最基本的生存權時,都選擇了睜一眼閉一眼。 這幾天,在美國拉響“基地”組織恐怖襲擊的警報之后,也門上空又迎來了頻繁的無人機襲擊。 在美國的反恐戰爭中,無人機的角色一向是爭議最大的領域之一。無人機被稱為“天上來的死神”,因為可以精確打擊目標又不會造成操作人員傷亡而被視為反恐利器。然而,無人機隨意出入他國領空,誤殺大量平民甚至美國本國公民,即便在美國內部也爭議不斷。 自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反恐愈發依賴無人機。奧巴馬也曾為無人機辯護,稱其是合法、有效且必要的關鍵手段。不過,在國內外的壓力之下,奧巴馬今年5月提出了反恐戰爭的新戰略,其中包括對無人機的使用進行更為嚴格的限制。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國敲響恐怖襲擊的警鐘之后,無人機似乎又“理直氣壯”地頻繁出現了。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7日在也門的無人機襲擊殺死了至少7名在也門的“基地”成員,而此次襲擊已經是不到兩周里的第五次襲擊了。 無人機在打擊“基地”組織等美國眼中的敵人時或許真的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美國的“特征攻擊”政策允許無人機向身份不明的平民開火,這注定了無人機襲擊會帶來無辜平民的傷亡。只是,這些所謂的“附帶犧牲品”在美國眼中卻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的數據,從2002年起,美國在非戰爭的背景下通過無人機、巡航導彈、攻擊機和特種作戰部隊共殺死3600人。沒有人能確定,這其中有多少是無辜的“附帶犧牲品”。另外,根據中央情報局的估計,從2010年到2011年的14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在巴基斯坦通過無人機殺害的600人中有150人被定性為“其他激進分子”。這也就意味著,多數人是“附帶犧牲品”。 很顯然,人與人不是平等的。有些人的生命在美國眼中不過是“附帶犧牲品”,不過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這,就是美國所謂的“人權”。 作者:張 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