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現象調查 同工不同酬現象司空常見
www.fjnet.cn?2013-08-10 10:15? ?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有人是這么形容勞務派遣的:工作沖前頭,工資拿零頭;出了問題算我的,有了成績沒我份兒。在一些用人單位,"勞務派遣人員"被稱為正式單位里的"臨時工"。不公平,受歧視,這些問題和矛盾越來越多。所以,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了《勞務派遣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尤其是對用工單位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以及待遇上做出了很細致的規定之后,也立刻引發大家的熱議與關注。 這樣一個新的征求意見稿還是為了為了維護勞務派遣人員的合法權益,近段時間以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已于今年7月1號實施,這給勞務派遣行業、用工企業、派遣勞動者三方主體帶來什么影響,修正案中規定的同工同酬又是否得到有效執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先來看看河南的情況: 由于許多國有企事業單位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除了勞動合同用工之外,一些用工單位往往會聘用一些臨時員工,鄭州某國企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因為有時候項目多的話,自己的職工安排不過來,沒法顧及的話就聘用一些社會人員。 除此之外,用工成本低、能吃苦耐勞,也是臨時工受到用工單位"青睞"的重要原因: "因為相對來說勞務派遣人員勞務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也給企業節約了很多人力資源上面的負擔。" "臨時工如果招過來的話,一是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再一個勞務派遣人員的吃苦耐勞也要比正式員工好,包括工作也比較賣力,臨時工他也是不挑活的。" 人社部近日就《勞務派遣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在輔助性崗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用工總量的10%。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用工單位以用工缺口大為由,聘用了大量的臨時工,比例遠遠高于10%。鄭州某事業單位人事部負責人: 負責人:用的比例可能比較高一些,現有的在編的正式員工有這方面的用工缺口。另外一方面,部分工作崗位臟累差,有些正式員工不太愿意去干。 根據今年7月1號國家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人員擁有和正式員工"同工同酬"的權利,然而采訪中記者發現,新規的執行情況并不樂觀: "工資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統籌包括獎金這一塊兒臨時工是沒有的。" 記者:福利勞務派遣人員有沒有? "也是沒有的。" "800一個月工資,不給他們交這些五險一金,年底也沒有獎金。" 同時,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臨時性崗位續存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用人單位長期聘用臨時工的現象十分普遍: "基本上要跨整個項目的開始到結束,我們都不希望換人,一年兩年還是比較正常的" "相當一部分工作持續時間比較長,我們也盡量想在工作上有一個連貫性,這一部分臨時工他們覺得待遇可以的話他們也就愿意接著干,經常用的話我們用人單位也節省了多次臨時去找(人)這方面的麻煩。"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和勞務派遣人員的情況如何,記者向浙江桐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大致情況。副局長毛少波向記者解釋了使用編外人員的原因。 毛少波:為什么要用編外,肯定是我們工作量大,編內解決滿足做不了他才用編外。 但毛局長說,桐鄉對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人員的管理這塊還是相對是比較缺乏的,人力社保局并不負責登記這些人員的人數,用人單位擁有自主權,對于目前桐鄉勞務派遣和勞務派遣人員的數量他無從知曉。人力社保局黨委委員魏曉燕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 魏曉燕:我們以前都沒有要求我們管這一塊東西,我們的話只管在編人員的,但是這個合同工的話這個形象確實存在的。每個局,不是在編的合同工啊勞務派遣人員啊,他自己肯定知道的,但是作為我們這里的話,整個面上的我們肯定不知道的。像公安有這么多的協警,他們自己公安可能也不會很精確的,今天來明天走也有的。 魏曉燕說,編外人員的待遇和福利也由用人單位自己決定。 魏曉燕:我們只負責機關事業的,臨時工待遇的話這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部門都沒有規定過。這個都是部門按照一貫的制定一個可能部門里的一個傳統的這么一個做法。 說到在正式單位的臨時工的待遇問題,"勞務派遣人員"與"正式工"同工不同酬應該是司空常見的情況了。但是在記者調查過程當中發現,實際上對于所謂的"勞務派遣人員"而言,差的恐怕僅僅不是工資。我們去河北看一看。 在邢臺市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孫煜婷告訴記者,由于她所在的單位需要向社會提供服務,而單位正式人員的編制不足以滿足社會需求,所以在她的單位招錄而來的"勞務派遣人員"就占到了單位總人數的一半以上。而單位考慮到"勞務派遣人員"人員占比較大,所以他們和正式員工的非財政工資薪酬都是按照工作績效計算,還算比較平等。但在逢年過節的福利和各種補貼上,卻有很大差距。 孫煜婷:今年過年人家正式的福利算下來將近3000,我們臨時的才1000多加起來。單位發的食堂補貼我們就比人家少了一半,夏天發的高溫補貼和正式的也能差出一半多來。 不止如此,孫煜婷所在的單位考慮到壓縮人力資源成本,擺脫繁瑣的人事關系,并沒有將孫煜婷這樣的聘用人員檔案納入單位統一管理,而是由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以勞務派遣的形式在單位工作。 降低人力成本,簡化人士關系是很多單位大量聘用"勞務派遣人員"的原因,而吸引很多"勞務派遣人員"的理由則是"可能會獲得編制",有這樣一個長期的目標在吸引著他們在單位里做最苦的活、最累的活。但是在溫州樂清,卻有不同的原因吸引著"勞務派遣人員"。 據了解,溫州樂清市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銀行,國企等勞務派遣人員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記者在樂清市人才網上搜索到了樂清市城建檔案館的招聘公告,在公告的最后寫著:試用期滿經單位考核勝任者簽訂勞務派遣合同,也就是臨時工。隨后記者撥通了公告中留的電話,負責招聘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臨時工雖然工資不高,但是還是很好招的,現在已經招到了,也有很多臨時工把這里當作一個跳板或者臨時過度的一個地方: 李女士:是很好招的,剛剛畢業,有些女孩子過來嘛也是為了找對象,找到好的嘛就走了,有些嘛自己在這里覺得這里輕松點,有雙休日,有節假日都照常休,沒企業沒那么壓力(大),可以利用平時的時間看看書,復習,考試考走了也有的。 雖然李女士說的這些確實也符合也一些臨時工的心理預期,但是臨時工還是會覺得年終獎和平時的待遇福利上也差了很多,在樂清市一事業單位供職的臨時工小王: 小王:按基本工資來說,差一千多吧,然后還有一些節假日的福利嘛,比如說工會如果發福利的話我們是不享受的,還有包括五險一金的繳納,臨時是要自己去交的,正式工的單位都會。臨時工的話相對沒有保障一些。 來自這位聽眾"春秋相對"他說勞務派遣對于企業來說招之能來,來之能干,揮之即走,方便快捷。還真是用短短的幾個字總結了勞務派遣在現在用人單位為什么會如此大比例使用一個原因。其實作為不少的用人單位他們為什么會去雇傭勞務派遣人員呢?按他們的話說管理起來是非常的簡單。記者采訪吉林長春某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采訪中,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所在單位勞務派遣員工的比例約占總人數的40%,而越是基層單位這個比例越高。談到勞務派遣的好處,許多用人單位表示,勞務派遣不僅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支出,此外,被聘用人員的人事檔案由勞務派遣公司集中管理,用人單位不會擔心勞務流失,同時還免去了繁雜的勞動人事管理工作,減少了用人單位與員工的沖突和糾紛。白山市華林有限公司負責人修穎: 修穎:現在招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勞務派遣的,因為限制的面比較少,你像我們井下這個巖工啊,一些工人他很難去招,所以說這樣就得用勞務派遣,這樣比較安全一些。 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上實施。而目前,勞務派遣員工多集中在主營業務崗位上。長春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一位工作人員坦言,派遣工工資福利與用人單位自身員工確實相差不少。 工作人員:正常勞務派遣用工像這個替代性、輔助性應該都是比原來的直接用工工資高,按照國際慣例你讓我臨時替代6個月,肯定我有這方面的本領,我有這方面的技能,一般都是給高工資的,但咱們恰恰工資還比人家低。 剛才我們聽到更多作為用人單位來講勞務派遣人員在他們眼中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該如何去管理,比例為什么這么高等等這一系列給出我們一個答案。而實際上,作為"勞務派遣人員"來講,每個人的求職經歷其實都可以說是一肚子苦水,干一倍的活掙一半的錢是很多勞務派遣人員的怨言,一起去溫州的平陽看一看。 畢業于2011年的小沈,目前,在一家銀行當柜臺員,他告訴記者,工作兩年半時間里已經換了近十個崗位,儲蓄柜臺柜員、大堂咨詢、客戶經理、信貸員等都干過。小沈無奈地說,并不是因為自己業務能力強,而是因為自己只是一名臨時工,經常哪里缺人手了,就往那里填充。 小沈:我一開始是從大堂咨詢開始做的,后來柜臺的女同事要生孩子了,我就去坐儲蓄柜臺,幫客戶辦理個人業務。剛剛業務有點熟練了,又說讓我去拉存款業務,一來一去的,我就換了這么多個崗位。 不管是工作量和工作難度,都非常富有"挑戰性"。而在待遇方面,與正式工相比,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小沈說自己月薪在三千多元,扣除三險一金,合下來,年薪能領到五、六萬元相當不錯了,但是一般正式工年薪都在十萬元左右。最讓他擔心的是,除非和單位關鍵領導有特殊關系,不然的話臨時工轉正的機會幾乎為零。 小王當臨時工的經歷更加曲折,在一家事業單位下屬的部門當了二個月的臨時工,每月工資是按底薪加提成來計算的,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業務量上去之后,工資待遇遭人眼紅了,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小王被解聘了。單位給出的理由是達不到管理要求,所以作出了辭退的決定。至于剩余未支付的工資報酬,并不應該找他們索取,因為小王只是一家勞務公司的所招聘的勞務派遣工,與他們并沒有關系。 小王:當初簽訂勞務合同的時候,沒有仔細看過,以為是跟單位簽訂的,沒想到后來拿出合同一看,才發現是跟一家杭州的勞務公司簽訂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