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菲曝行業亂象 藥品上市后臨床監測成變相促銷
www.fjnet.cn?2013-08-10 16:32? 陸志霖?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賽諾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曾向500多名中國醫生行賄的爆炸性消息,引發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匿名舉報稱,賽諾菲2007年11月前后向中國的北京、上海、杭州、廣州79家醫院的503名醫生支付藥品促銷提成近170萬元人民幣。這些費用以“PMS”,即上市后臨床監測或IV期臨床的名義,作為“研究費用”支付。業內人士表示,藥品上市后的臨床監測非常重要,但可惜目前國內多數藥企把PMS僅僅當成一種促銷手段。 賽諾菲方面對羊城晚報表示,相關報道中所提及的上市后臨床監測,是藥物發展的重要階段,可以有助于藥企更進一步了解新藥的治療價值,并給醫生制定合適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學術信息。上市后臨床監測在全球醫藥行業被普遍采用。 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北京一家為藥企提供臨床研究技術外包服務的企業負責人也肯定了賽諾菲的說法。但他同時也坦言,可惜目前國內多數藥企把PMS僅僅當成一種促銷手段,臨床醫生對PMS的重視程度也很弱。 “由于支付費用并不真的為臨床試驗,藥企本身并不監督醫生按PMS的方案進行試驗,以及實事求是地填寫臨床試驗表。”上述負責人坦言,因而所得到的數據結果沒有科學性和統計意義。“到目前為止,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提供一份真正的PMS報告。即使是跨國公司,他們給中國醫生提供的也只是國外的臨床研究報告。” 這點從關于賽諾菲的舉報材料中得到印證。舉報材料稱,賽諾菲公司支付給醫生們的標準是,每個病例80元。不過,大多數醫生對試驗都是敷衍了事,因為這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交易”。為了獲取報酬,有個別醫生申報和填寫的病例數明顯超出其能力范圍。 據了解,國外對PMS的操作有著嚴格規定,如日本規定,開展藥品的上市后監測工作,藥企要與醫療機構簽署試驗合同。而醫療機構、臨床試驗委托方、研發外包服務機構也需簽署三方合同,以便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陸志霖) 羊城晚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