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明出境游“支招”:以身作則 糾正他人
www.fjnet.cn?2013-08-12 10:42? 龔 亮?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提前告知,事半功倍 導游、領隊是旅游服務的一線員工,肩負著文明旅游宣傳員、監督員的責任。廈門大學旅游管理系教授林德榮認為,要實現文明出境游,對于團隊出游來說,關鍵在于旅行社出團前的“游前宣導”,要告知游客如何遵守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習俗,做一個受歡迎的客人。 態度決定行為,細節決定成敗。上海錦江旅游有限公司導游黃晨薇表示,在工作中,她都注意用恰當、得體的方式提醒游客文明出游。比如在等候出入境海關時,逐個提醒保持適當距離;在下榻酒店時,請游客不要大聲喧嘩;在參觀旅游景點時,提醒說明規則規矩等,都產生了良好效果。 同時,她也指出,導游勸阻不文明行為固然重要,學習了解目的地文明規范、風俗禁忌更重要。當我們的游客像當地人那樣待人親切友好、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時,他們也會收獲外國人友善的微笑。 天津市中國旅行社領隊李楠還提出,要有團隊意識。結合多年帶團經驗,他分析,出境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跟游客出境后的不安全感和緊張心理有關。如果培養好游客的團隊意識,增強游客之間、游客和領隊之間的信任感、依賴感,讓大家時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就可以有效降低不文明行為的發生概率。 加強引導,完善服務 部分旅游經營者在服務質量、行前教育方面存在較大的欠缺,是出境游不文明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為此,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表示,要發揮旅游協會和企業的自律作用,讓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把文明旅游與現代管理結合起來,主動承擔起面向游客的文明旅游宣傳、服務和引導責任。 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張業遂指出,中國游客海外不文明行為的產生也與部分媒體不當炒作有關。國內少數媒體在報道角度和分寸上把握不當,不加分析盲目炒作,一些國外媒體別有用心地渲染抹黑,將問題進一步擴大。對此,有關專家建議,媒體應當理性地報道出境游客中出現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分析不文明行為發生的原因,并提出化解矛盾的建設性意見,而不是一味地批評鄙視。 我國每年有數千萬人出境旅游,不文明的現象固然有,但展現我國文明風貌的積極正面的典型、感人事例也肯定存在。浙江寧波浙侖海外旅游集團的領隊袁野提出,社會各類媒體可以樹立正面典型,傳遞正面能量,讓游客在這些正面典型人物身上感受自尊自重帶來的民族自豪感,促進文明健康旅游。 文明出境游,其實并沒有那么難。只要我們多一份引導和教育,游客多一份自律和自尊,在雙腳踏出國門的那一刻謹記“我代表的是中國”,相信不久的將來,每一個出境旅游的中國人,都將是一張展示中華文明禮儀的閃亮“名片”,在享受旅游的同時,也享有尊重。(本報記者龔 亮 本報通訊員 繆立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