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格言行威脅亞洲和平 安倍不拜鬼也無法彌補
www.fjnet.cn?2013-08-14 12:10? 張曉芳?來源:環球網 我來說兩句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芳】英國《金融時報》8月14日刊文稱,日本的公共外交徘徊在可笑與危險之間。近幾個月來,該國專門在外交政策方面出乖露丑,似乎是特意要極盡可能地觸怒亞洲鄰國,同時也讓西方盟友為難已極。安倍晉三及其內閣中的多數要員即使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采取相對克制的態度也并不能完全彌補已經造成的傷害。 文章作者吉迪恩 拉赫曼稱,上周又出現了新的例子。日本揭曉了二戰后建造的最大軍艦。這艘軍艦名義上是一艘驅逐艦,實際上除了名字,它完全是一艘航母。在亞洲海域日趨緊張之時,日本應該小心行事。那么,是什么天才決定給該艦取名“出云(Izumo)”?上世紀30年代參加侵華戰爭的一艘日本戰艦就叫做“出云號”。 中國對此事迅速做出回應,指責日本故意挑釁。如果“出云”號只是一起孤立事件,這種指責可能容易被人拋到腦后。然而在早幾天的時候,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據報道曾暗示日本或許可以效仿納粹做法修改本國和平憲法。“我們應該悄悄地進行。”麻生太郎說道,“二戰前德國魏瑪憲法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納粹憲法,這是在誰都沒有注意的時候發生的變化。我們是否應該學習納粹的這種方式?”這番講話毫無意外地引起了強烈抗議,迫使日本官方發言人不得不作出澄清:“安倍政府并不認同納粹德國。” 文章還稱,就在幾個月前,作出冒失舉動的則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己。在一張照片中,這位日本首相坐在一架教練機的駕駛艙里,豎起大拇指,教練機側面十分顯眼地涂著“731”幾個數字。“731”是過去日本皇軍一支部隊的番號,這支部隊因為在活人身上開展生物和化學試驗而臭名昭著。文章作者稱,5月份這張照片傳出時,他正在韓國。幾乎每個與他交談的韓國人都相信這是一種故意挑釁。當時他對這種看法不以為然,認為過于偏激。然而現在他卻不那么肯定了。在那之后,韓國新任總統樸槿惠有意地在訪問日本前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打破了她四位前任的先例。 日本政府對待戰時歷史的態度在8月15日將面臨進一步考驗:每年8月15日,日本保守派政客常常會參拜東京的靖國神社,祭奠日本戰爭亡靈。靖國神社供奉著14位被定罪戰犯的靈位,因此參拜靖國神社總會極大地觸怒亞洲其他國家。今年安倍晉三及其內閣中的多數要員似乎都將克制參拜靖國神社的意愿,不過政府中許多級別較低的官員都可能會去參拜。 不過,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采取相對克制的態度并不能完全彌補已經造成的傷害。日本的西方盟友也產生了警覺。一位久居東京并與日本政府有良好關系的人士把這屆政府稱為“日本1945年以來最具民族主義傾向的政府”。他說,在安倍的圈子中,有一些官員給人這樣一種印象:“二戰的唯一錯誤是日本輸了”。這種想法不僅會激怒中國,還有可能讓美國不快,日本依賴后者的保護。事實上,如今美國高官對日本民族主義與對中國民族主義似乎抱著同樣的擔憂。科特 坎貝爾在奧巴馬總統第一任期內曾任美國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他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對太平洋爆發戰爭的風險表示了擔憂。 文章指出,安倍政府災難性的公共外交對許多有能力的日本外交官來說一定是一場噩夢,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在一個日益危險的地區保護日本利益。這一點說起來令人遺憾,特別是因為安倍振興日本的部分想法在方向上是正確的。“安倍經濟學”雖然有風險,但就治理日本通縮問題而言,卻是早該出臺的舉措。 文章最后指出,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安保上全然依賴美國顯得越來越不正常。當前這種安排給日本和美國都造成了壓力,既讓日本對自身極度依賴美國的現狀產生焦慮和怨恨,也讓美國擔心日本可能會將其拖入對華戰爭。一種更加穩妥的做法是美國放松對日本的安保承諾,這樣發生在東海的次要領土爭端就不會再有引發世界大戰的風險。相應地也可以允許(甚至鼓勵)日本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亞洲戰略平衡一旦出現諸如此類的變化,都必將引起中韓等多國政府的不安。因此,這種事必須以極高明的外交技巧小心處理。然而,東京的一些大臣卻只擅長圍繞日本帝國歷史說些毫無建設性的含糊話,大放關于納粹和虐囚部隊的奇談怪論。要不是這個問題如此嚴肅又如此危險,這種做法都近乎可笑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14]安倍將在日本戰敗日向靖國神社獻祭祀費
- [ 08-14]韓出版慰安婦受害者著作《請不要忘記我》 已寄安倍
- [ 08-13]安倍參觀日本農戶梯田 宣傳保護小規模農戶(圖)
- [ 08-13]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期望再度落空
- [ 08-13]安倍稱將努力修改憲法 這是其“歷史使命”
- [ 08-12]安倍回山口縣為亡父掃墓 匯報參院選舉獲勝(圖)
- [ 08-12]鳩山批安倍包圍中國戰略 自曝夫人在學彭麗媛歌曲
- [ 08-12]安倍將會晤美國參院高官 擬就對華政策密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