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武道館,日本第68回“全國戰歿者追悼”會場,首相安倍在儀式開始前十幾分鐘便來到會場。安倍致辭時,距追悼會場不足1000米的靖國神社里人頭攢動。自黎明起就有大批日本社團與民眾前來參拜。身披二戰時日本軍服的“老兵”、“大東亞圣戰不是侵略戰爭”的標語,這些往年“8·15”常見的日本右翼元素今年重現,似乎說明日本一些人的歷史觀從未改變。這一天,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國家公安委員長古屋圭司、行政改革大臣稻田朋美這3名安倍內閣大臣參拜靖國神社,與他們作伴的還有兩名副大臣級官員以及逾百名日本國會議員(路透社稱,共有102名議員參拜,約百名議員派秘書等代為參拜,參拜規模為往年兩倍)。 安倍15日未在靖國神社現身。日本眾議院議員萩生田光一代他把一個裝著錢的信封交到了神社,信封上寫著“安倍晉三,自民黨黨首”,信封內金額不詳。日本《朝日新聞》稱,這錢名為“玉串料(祭祀費)”,是指參拜神社時用于供奉的錢。該報援引首相身邊人士的話說,“他很想去參拜,但是忍著沒有去”。萩生田光一還說,首相讓他帶的話是“我想向先人的魂靈奉上哀思,并為今天不能參拜道歉”。《朝日新聞》說,安倍是顧慮對外關系才忍著不參拜,但又要向國內展示他“想去參拜”。文章說,不管怎樣,安倍想在首相任內參拜的想法從未改變過。 安倍到底在想什么?共同社說,安倍不以首相名義參拜,說明他不想激怒中國和韓國,但即使用這種方式“變相參拜”,恐也難逃中韓譴責。果然,中國外交部劉振民副部長15日上午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抗議和嚴厲譴責。韓國總統樸槿惠也在“光復節”紀念儀式上告誡日本,“如果沒有正視過去的勇氣及體恤對方痛楚的姿態,就難以面對未來建立信賴關系”。 【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邱永崢 環球時報駐日本、德國記者 李珍 劉軍國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柳玉鵬 葛元芬】 |
相關閱讀: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08-16] 日3內閣攜百余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規模是往年兩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