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好好思考鄰居怒氣 無亞洲日本就沒未來
www.fjnet.cn?2013-08-16 07:42? 邱永崢 李珍 劉軍國 青木 杜天琦 柳玉鵬 葛元芬?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與安倍的曖昧態度相比,一些日本媒體在事關侵略戰爭的是非問題上倒顯得態度鮮明。日本《朝日新聞》15日社論要求日本擺脫內向思維,放眼近鄰外交。文章說,日本在二戰中以亞洲領導者自居,天皇卻在“終戰詔書”中僅對亞洲提一句“對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仿佛突然之間就對這些國家漠不關心。這是日本一種更多出于本土考慮的內向思維方式。如今,日本仍拘泥于內向思維,忘記與其他國家保持良好關系,外交之路將越走越窄,最終陷入作繭自縛的狹路迷途。文章對日本國民說,若沒有亞洲,日本未來無從談起,“大家好好思考一下吧,鄰居們為何到今天還在生氣?” 《日本經濟新聞》15日社論說,戰爭與和平值得永遠思考。如今戰后出生的人已占日本總人口 近8成,2012年首度突破1億人。正因為戰爭已遠去,更需要進一步重視以史為鑒的態度。 《日本時報》說,在日本向盟國投降68周年到來時,安倍看上去正努力令日本拋棄戰后對武力的自我約束,而這種對武力的自我約束正是日本在戰后能贏得國際社會信任的重要原則。文章警告說,外界質疑安倍政府獲取海外投放軍事力量的能力明顯逾越了戰后“專屬防衛”的原則,這種質疑并非沒有道理。安倍政府應該嚴格堅持“村山講話”精神,讓下一代認清戰爭的恐怖。 “俄羅斯之聲”15日說,在東亞,沒有人會覺得8月15日是個普通日子,日本政客在這一天的做法讓人懷疑,日本大力發展軍力究竟是為自保,還是再次打著漂亮的幌子意圖侵略。這一天,多家韓國媒體刊發社論警告“日本軍國主義回歸”。《京鄉新聞》說,日本軍事大國化傾向已越來越露骨,這只能成為東北亞局勢緊張的新火種。 【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邱永崢 環球時報駐日本、德國記者 李珍 劉軍國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 柳玉鵬 葛元芬】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16]日本戰敗紀念日 安倍不反省不道歉
- [ 08-15]沖繩戰役死者家屬譴責安倍 稱其應發出不戰誓言
- [ 08-15]安倍未提反省引國內不滿 稱日本將在國際上孤立
- [ 08-15]安倍一女閣僚參拜靖國神社 曾出書否認南京大屠殺
- [ 08-15]3名安倍內閣成員在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
- [ 08-15]日本公明黨黨首:安倍修憲應顧及中韓兩國看法
- [ 08-15]安倍戰敗日發表致辭 未提及反省歷史及不戰誓言
- [ 08-15]跨國連線:安倍對未能參拜靖國神社感到非常遺憾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