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的新生態 移動互聯開拓巨大市場
2013-08-16 08:52:3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洪熙 陳瑜輝 |
大數據和云計算無處不在 近幾年,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云操作系統紛紛進入產業和用戶視野,各種新概念、新應用更是層出不窮,但在迅雷CEO鄒勝龍看來,中國互聯網目前無論是用戶規模、各類終端保有量,還是運營商提供的網絡帶寬環境、用戶對大數據資源下載消費需求量等,都已經進入大互聯網時代。 據CNNIC發布的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2656萬人。5.91億網民的生活與工作被PC、手機、平板、電視等終端所環繞,同時以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頭盔等為代表的可穿戴產品和設備也逐漸走進用戶視野,這都直接導致用戶對數字內容傳輸消費需求的激增。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說:“微軟不再是一個PC公司,而是一個云計算公司。”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說:“蘇寧云商,實際上是以數據共享服務來構架我們新的商業模式。” 今年的互聯網大會還第一次辦起了大數據發展論壇,可見,大數據、云計算已經無處不在,影響正在加深。 網絡監管亟待完善 數據顯示,2012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和網絡安全企業通報的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樣本162981個,較2011年增長25倍。 以個人信息為例,目前,我國有近40部法律、30部法規和近200項部門規章涉及個人信息保護,但大部分規定均采用了十分原則的表述,相互之間也缺乏銜接,對各種權利的界定并不明確。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彭波在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推動我國互聯網向更高階段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實現了新的升級和提高。但新技術的發展也使信息傳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存在著用戶隱私泄露等風險,為網絡生活帶來新的挑戰。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齊麟在大會上表示,這些惡意程序和病毒主要通過手機應用商店、論壇、下載站點等進行傳播達到不正當目的,包括惡意扣費、信息竊取、遠程控制、資費消耗等行為。 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對責任的承諾。從網絡運行到網絡信息內容,每一環節的安全都關乎國家安全以及人民的基本利益。而當前,由于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安全檢測手段欠缺,對應用程序審核不嚴等原因,網絡安全問題嚴峻。 “工信部將發揮主導作用,推進和加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加大治理與打擊力度,保障網民上網安全。”尚冰表示。 |
相關閱讀:
- [ 08-15]中國互聯網大會倡議共守“七條底線”
- [ 08-15]中國互聯網協會關于積極傳播正能量堅守“七條底線”的倡議書
- [ 08-15]首都互聯網協會發倡議:承擔社會責任 守七條底線
- [ 08-15]2013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
- [ 08-15]第五屆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臺灣嘉賓參訪小米科技
- [ 08-14]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2.07萬億元
- [ 08-14]斯諾登稱美監控全球服務器一部分或在美駐俄使館
- [ 08-14]臺電商領袖:服貿協議振奮人心 臺商可依期待登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