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稱命案必破辦案理念助長刑訊逼供
www.fjnet.cn?2013-08-17 16:15? 桂濤 于嘉 楊靜 白斌 李吶 曹志恒?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堅持疑罪從無原則”“訊問應當全程同步錄音或錄像”“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中央政法委首個防止冤假錯案指導意見對上述原則的突出強調(diào),本周引發(fā)了公眾高度關(guān)注。 分析人士認為,從“不放過一個壞人”到更強調(diào)“不冤枉一個好人”,一系列冤案昭雪在反映中國司法人權(quán)保護進步的同時,也顯示十八大所強調(diào)的“依法治國”知易行難。 “冤案錯案的頻繁出現(xiàn)提醒我們,司法正義比事后糾偏更重要。”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他指出,中央政法委這份意見的出臺,可以看做對因冤案、錯案引發(fā)的公眾要求司法公正呼聲的回應。 全國律師協(xié)會刑事委員會主任田文昌認為,著力預防冤假錯案,是繼“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首次寫入今年初施行的新刑訴法后,中國落實“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quán)并重”原則的又一重要步驟。 從湖北佘祥林故意殺妻案、河南趙作海故意殺人案,到河北聶樹斌槍擊案殺人案、浙江張氏叔侄強奸案,近年曝光的一系列冤假錯案成了中國司法正義的傷疤。上述案件雖然均已糾錯,但畢竟是“遲到的正義”。 本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黨報發(fā)表《堅決防止以言代法、以權(quán)壓法》一文指出,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正是公信的基礎(chǔ),而公信力則是司法權(quán)威的前提”。 他強調(diào):“司法機關(guān)要堅決防止和依法糾正冤假錯案,靠一個個具體案件的公正審判提升司法公信力,維護司法權(quán)威。” 沉冤昭雪,人們慶幸之余,更加關(guān)注“冤案難昭雪”的制度性障礙。 分析人士認為,長期以來,“命案必破”“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的辦案理念和指導思想,導致公檢法系統(tǒng)面臨畸高的辦案質(zhì)量要求和畸形的考核辦法,客觀上助長了刑訊逼供、獄偵耳目,導致了一些本來不該發(fā)生的冤假錯案產(chǎn)生。 在最近一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遭遇冤獄的“殺人強奸犯”張高平穿著新買的白襯衫,坐在老家的瓦房外,平靜地講述自己在獄中的十年:被逼供,在牢頭獄霸的威逼利誘下寫下“殺人過程”,在服刑中“不聽話”、拒談改造和減刑,十年如一日堅持申訴,卻總是等來冷冰冰的八個字:“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06年,在新疆獄中,張高平看到“女神探”聶海芬在電視節(jié)目中講述她經(jīng)辦的“張高平叔侄奸殺案”是如何“鐵證如山、無懈可擊”。那是滿腹冤屈的張高平唯一一次想到自殺的時刻,但即使那時,他也沒有改變對“法律嚴肅公平”的信仰,堅持繼續(xù)申訴。 這樁沒有物證和人證的“鐵案”徹底改變了張高平的人生。今年3月,當48歲的張高平和侄子帶著法院的無罪判決書回到安徽老家時,他沒了妻子、沒了工作,寄人籬下,“吃飯也要看人臉色”。 今年5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張高平叔侄出獄后對他們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支付兩人各自110萬元國家賠償金。“那個賠償我真的不關(guān)心。”張高平幾次表示,“勞改隊里那個滋味,看守所那個滋味,根本就是無法彌補的。” 按照最新出臺的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張高平叔侄奸殺案應“疑罪從無”。 張氏叔侄案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也導致中國司法界的深刻反思。 張高平叔侄案改判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人民法院報》發(fā)文指出,縱觀已發(fā)現(xiàn)和披露的案件,冤假錯案的形成主要與司法作風不正、工作馬虎、責任心不強以及追求不正確的政績觀包括破案率、批捕率、起訴率、定罪率等有很大關(guān)系。 他提出,要通過充分依靠程序公正優(yōu)先、充分發(fā)揮辯護律師作用、充分借用科技力量等手段防范冤假錯案。 “要有效防范冤假錯案,做到‘不冤枉一個好人’,讓無辜者獲得保護,那就有可能會‘放過’一些壞人,這種制度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他寫到,“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各方面都要有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這也是維護刑事司法公正、防范冤假錯案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quán)壓法、徇私枉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diào),“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馬懷德表示,雖然古今中外,冤假錯案都難以根除,但目前國際上防范冤假錯案的一些經(jīng)驗值得借鑒,比如要逐步改變以口供為中心的證據(jù)制度。 “過度依賴口供,可能導致簡單逼取口供,產(chǎn)生冤案錯案。”他說,“要完善證據(jù)獲取程序,堅持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原則,堅持非法證據(jù)排除的規(guī)則。” 田文昌則提出,應該吸取國外經(jīng)驗,注意職能部門管轄的分別,將看守所與公安部門分開,防止逼供等行為。(記者 桂濤 于嘉 楊靜 白斌 李吶 曹志恒) |
- 責任編輯:陳曦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9]分析人士稱鐵路總公司應盡快成為市場主體
- [ 03-06]分析人士:查韋斯去世或給油價帶來上漲壓力
- [ 10-08]分析人士稱查韋斯望以10%至20%優(yōu)勢勝選(圖)
- [ 09-17]分析人士稱對于美聯(lián)儲推出QE3“不必多慮”
- [ 07-30]分析人士:適時擴大房產(chǎn)稅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