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9日電 (綜合報道,立秋之后,肆虐今夏的高溫逐漸退去,但東北和華南地區的降水卻造成了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氣象部門連續多日發布暴雨預警。)由于強降水范圍縮小,中央氣象臺于8月19日10時解除暴雨藍色預警。但未來24小時,云南南部、廣西北部和東部、廣東西南部、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廣西東部的局地有大暴雨(100-110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東北、華南等多個省市遭遇洪澇災害,其中遼寧、廣東災情日趨嚴重。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根據遼寧省暴雨洪澇災情發展,8月19日10時,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將此前啟動的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緊急提升至三級。 據遼寧省民政廳報告,截至8月19日10時,暴雨洪澇災害已造成撫順、沈陽、鐵嶺等9市30個縣(區、市)180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4人,失蹤97人,緊急轉移安置16.2萬人,倒塌房屋6100余間,3.4萬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85億元。遼寧省下撥1.4億救災資金,省減災委啟動二級救災響應,調撥帳篷1000頂、棉被褥1.6萬床以及其他救災物資,認真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工作。 在東北地區“水深火熱”之時,遙遠的南方,受臺風“尤特”影響,也產生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據廣東省防總消息,截至18日,廣東大量地區的暴雨依舊持續,粵西、粵東、粵北各地均頻頻出現山洪或泥石流爆發、江河水庫水位超警戒線、河堤海堤決堤、城市洪澇等災情。 截至18日18時,災害已造成廣東150多萬人受災,近20萬人被迫轉移,全省61座大中型水庫超警戒水位,其中惠州白盆珠水庫入庫水量達200年一遇。 強降雨造成不少江河水庫水位超警戒線。北江干流及多條支流、西江支流賀江、東江支流西枝江和新豐江上游、韓江干流上游及支流梅江,粵東沿海的練江、螺河和龍江等均出現超警戒的高洪水位。截至18日18時廣東全省有61宗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 據廣東省防總統計,16日至18日18時,強降雨共造成韶關、河源等11個市454個鄉鎮154.6萬人受災,近20萬人被迫轉移,具體災情仍在進一步統計核實中。 面對災情,廣東各級政府及駐粵部隊等多方力量積極參與了搶險救災。據了解,駐粵部隊共出動現役和民兵共5800余人次,并派出軍用直升機參與搶險救災。目前仍有2800多名官兵在一線救援。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計,今明兩天全國多地依舊有較強降水。中央氣象臺預計8月19日14時至8月20日08時,黑龍江東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北部、廣東大部、廣西大部、四川盆地東部、重慶西南部、貴州西部、云南南部及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短時強降水天氣。 根據《廣東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于今日(8月19日)8時30分結束氣象災害暴雨Ⅰ級應急響應。 同時,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12號熱帶風暴“潭美”的中心8月19日08時位于臺北市東南方約845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緯20.2度,東經127.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2百帕。預計,“潭美”先緩慢向東北方向移動,19日夜間開始轉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未來兩天對我國沿海無影響。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