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也不可突破的法律底線
www.fjnet.cn?2013-08-20 18:36?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8月10日下午,網絡名人齊聚央視新址演播廳,對話暢談網絡名人的社會責任。大家一致認為,網絡名人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達成共識,共守“七條底線”:一是法律法規底線;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三是國家利益底線;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六是道德風尚底線;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8月11日人民網) 法律在社會建設和人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其功能可以分為規范作用與社會作用。這是根據法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內容,對法的作用的分類。從法是一種社會規范看,具有規范作用,規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會的特殊形式;從本質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會作用,社會作用是法規制和調整社會關系的目的。法的規范作用可以分為指引、評價、教育、預測和強制五種,法的這五種規范作用是法律必備的,任何社會的法律都具有,是人們行為規范的準則,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 人們在社會中要進行各種活動,行為的主體是我們每個人自己,但不管從事何種活動,都應該遵守法律準則,法律是約束我們行為的最低底線,只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否則的話,跨越了法律的底線,并會受到法律的治裁。 網絡雖然是個虛擬的空間,但也是個真實的世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已離不開了網絡,工作、生活、娛樂都離不開網絡,人與人的交往,信息的獲得,以及感情的聯絡,都與網絡分不開,一些公益活動,包括愛心捐助,都可在網絡上進行,網絡依然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既然網絡是個真實的世界,那么在這個空間里活動的人們,也必然要遵守相關的準則,不可散布虛假信息,惡意攻擊他人或社會,造謠生事。雖然現在已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但道德的底線,法律的底線仍然不可逾越,仍然是規范網絡的準則。 法律具有很強的規范作用,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后的行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具體表現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法的教育作為對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識,促使公民自覺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雖然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應以法律為準繩,所說所為應合乎法律的要求,遵循法律的約束,決不突破法律的底線,否則并是視法律為兒戲,踐踏法律,也必然受到法律的懲治。 只要我們堅守法律底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從事網絡活動,網絡并會多一些理性,多一些秩序。理性指的是冷靜而嚴密的思維能力,是人性的特征,表現為抽象思維能力和合理行為能力,是人所具有的一種本性。有了法律作為依據,人們的行為、語言并會多一些理性的判斷,客觀地、公正地評判一個事物,用科學的觀點評價一件事,如此這般,網絡上產生的并是正能量,傳遞出的并是一種文明、是一種風尚。 其實理性就是成熟的表現,而任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段之后,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理性起來,這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網絡的發展也是這樣,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網絡也成熟起來了,網絡上的語言更加理性化,人們充分利用網絡快捷的方式,獲取信息,傳播美好,把網上和網下在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我所用,為建設美麗中國所用。 目前,關于網絡,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但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不管是虛擬的空間,還是現實的生活,都應遵守不可逾越。那我們想,只要我們每一個網民,遵守我國的法律,依照法律行事,網絡同樣變的清明暢通,這個虛擬的世界也同樣變得美麗,成了我們幸福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0]《長歌行》講述“光武中興” 改編自網絡小說
- [ 08-20]網絡問政的“綿陽樣本”值得推廣
- [ 08-20]粒粒貸加入上海資信網絡金融征信系統
- [ 08-20]埃及強硬回絕歐美施壓 共守"七條底線鑄造健康網絡"
- [ 08-20]“全民網絡”時代為何要堅守“七條底線”
- [ 08-20]眾聲喧嘩,網絡大V更應承擔責任
- [ 08-20]北京晨報:“網絡名人”不應口無遮攔
- [ 08-20]人民日報學者論壇:加強和創新網絡社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