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析社會“比壞”心理 稱遵紀守法者遭冷落
www.fjnet.cn?2013-08-23 12:07? ?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近年來,國人的道德狀況令人擔憂:人際關系惡化,誠信缺失嚴重,失道者多助,得道者寡助。說得嚴重一點,我們的文化與道德正在呈現壞死的征兆。 最近兩三年社會上流行一種所謂“反反抄襲軟件”,是專門為了對付現在大學使用的反抄襲軟件的。為了打擊論文抄襲,全國各高校正在全面實施一種叫做“機審”的論文質量檢測。商家則推出了“反反抄襲軟件”來進行對應。這個軟件數據庫比反抄襲軟件更加全面,操作更加簡易,短短十分鐘,便能夠檢測出一篇論文中和數據庫雷同的部分,用紅字標出,并且給出修改建議。此外,商家還為付費者提供修改論文的注意事項和修改辦法。學生只要花一兩百元,就能通過該軟件逃過論文檢測系統順利過關。 我相信任何一個大學生、研究生都不可能沒有基本的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抄襲是不應該的甚至是可恥的。但他們仍然選擇了抄襲,選擇了非和惡,而不是是和善。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翰皇且驗椴荒芊直媸欠嵌鵀榉亲鞔酰敲髦溴e而犯之。這種投機活動的大面積泛濫,是對道德的巨大腐蝕。 我不相信性惡論。我相信根本的問題是我們這個社會存在鼓勵抄襲的土壤,鼓勵作惡的環境,一個劣幣追逐良幣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人如果遵紀守法,會發現自己總是吃虧,總是被冷落;相反,做壞事、做不道德的則風險很低。本人坐出租車的一個深切體會就是:誰違規誰走得快,誰不違規誰就得沒完沒了地等著,被一輛接一輛的車子從前面插進去。 在這種比壞心理的基礎上,不僅不會產生悔過、罪疚心理,相反還會產生冤屈和倒霉心理。如果大家都這樣比壞比下去,我們的社會,我們的道德只會越來越壞。最好的社會是大家都有誠信,自覺地不作假;差一點的社會是有人想作假,但有完善的制度制約著他,讓他不敢作假。要樹立誠信觀念,首先要建立維護誠信的制度環境。陶東風(時評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3]巴西軟件商開發“追蹤男友”軟件被批另類監控
- [ 08-23]迅雷稱流氓軟件是員工私下所為 或迫于業績壓力
- [ 08-22]高盛軟件錯發大批訂單 期權損失恐達上億美元
- [ 08-21]女子使用打車軟件泄露手機號碼 引來的哥跟蹤騷擾
- [ 08-19]IBM將收購以色列網絡安全公司 價格超8億美元
- [ 08-17]如何走出智能手機安全誤區? 百度知道深入解讀
- [ 08-17]男生開發出分手軟件 可一鍵刪除與對方相關信息
- [ 08-16]楊岳楊益民會見臺中市長胡志強 胡志強望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