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惡? 個人暴力事件頻發引深沉拷問
www.fjsen.com?2013-08-24 14:10? 蘇北?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因戾氣暴發在商場砍人,因停車糾紛將幼童摔死,因上訪不果向公交縱火……接接連連的個人暴力事件,一經報端、網絡披露開來,便引發民眾對公共安全的擔憂情緒,也牽動起輿論對社會文明的深沉拷問。 也許只是日常的偶然事件,也許只是媒體的集中曝光,但人們還是從弱勢欺負弱勢的兇狠和個體報復社會的恐怖中,感受到了世態人心的浮沉,觀察到了社會矛盾的潛顯。 我們應當譴責并制止,所有的暴力都是對文明進步的悖謬,所有的仇恨都是對包容和諧的顛覆。同時,我們也當追問和求解,是什么在催生人性之惡?如何從源頭祛除社會戾氣? 首先讓人警醒的,是同樣被媒體頻頻聚焦的行政暴力的蔓延和危害。 盡管法治政府、行政文明的建設進程正在加快,但是,人們還是不時看到身邊發生的另一種亂象:有城管隊執法,或圍毆村民,或爆踩商戶;有保安隊截訪,限上訪者自由,向上訪者施暴;有聯防隊治安,輕則傷人筋骨,重則奪人性命;更有那些強行征地拆遷逼人上高樓進社區的,引發了一次次平民拼命抗爭,釀成了一場場群體沖突事件…… 當然,一些政府官員總會在第一時間出來先自劃清界限:他們都是不在編的臨時工。可是,百姓都很明白:這些臨時聘用人員畢竟都是政府的雇員,他們的這些舉動,畢竟都是履行政府職能的執法行為。 而且,在矛盾沖突的善后中,這些政府官員展現出的也多是縱容包庇,百般推脫,竭力掩蓋真相,甚至以維穩之名,動用強制力量高調介入,加劇沖突。這一切,與現代政治倡揚的法治政府、行政文明,與現代領導必具的群眾觀念、人文關懷,相去何其遙遠? 不能回避,政府行為自有其或大或小、或積極或消極的示范效應,從而與民眾情緒生成著無形的傳導和互動、撞擊和強化,負面的甚至產生以暴易暴的社會沖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22]謠言止于正義 謠言止于法律 “謠言推手”被抓 楊瀾羅援得清白
- [ 08-19]大埔被拆滿月 2萬人凱道聲援
- [ 08-14]李某某案的法官該怎樣度過這場輿論戰
- [ 08-13]防止冤案需要“源頭治理”
- [ 08-09]“偵探式維權”難復制,要以法治維護公平
- [ 08-05]九旬老漢賣饅頭被取締 “正義哥”幫叫賣瞬間賣光
- [ 08-05]“問題官員”復出如何不再刺痛公眾
- [ 08-03]發改委:推進行政審批改革 促進事業單位公平錄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