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4年成東盟最大貿易伙伴 雙邊貿易快速增長
www.fjsen.com?2013-08-26 07:03?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核心閱讀 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快速增長。中國和東盟各國在經貿方面各具優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增強這種互補性,是未來發展的關鍵。為此,需調整產業結構。近年來,中國在太陽能、新能源領域甚至具備了與發達國家競爭的優勢,這是未來與東盟增強互補性的關鍵領域。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和東盟的經貿發展還面臨一定挑戰。雙方應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增加雙方基礎設施的聯動;進一步降低關稅,加快自貿協定談判的落實。 雙邊貿易增長抵消歐美市場低迷影響 “從前,從泰國發往中國的集裝箱大多運往華南地區的珠三角、華東地區的長三角等地,如今運往山東半島、渤海經濟圈等北方地區的越來越多?!敝袊_\集團泰國公司總經理趙鐵軍近日對本報記者說。他來泰國工作3年來,在中泰兩國之間“穿梭”的集裝箱數量年均增加15%—20%。 集裝箱大幅增加是中泰貿易擴大的一個縮影。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歐美市場低迷,處于全球生產鏈中下游的中國及其他亞洲新興國家的企業深受影響。中國與東盟之間加強互為最終產品銷售市場的雙邊貿易,是及時的互惠互利舉措。 中國百貨商業巨頭——大連大商集團上個月與馬來西亞農鮮集團簽訂了一份價值40億林吉特(約合12.7億美元)的水果采購合同。按照該合同,今后10年中,每年都會有價值4億林吉特的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運往中國。中泰兩國木薯的年均貿易量達到450萬至500萬噸。由于木薯種植技術成熟,加工成本低,中國北大荒集團2012年在泰國投資建立了木薯加工基地,直接將泰國的木薯加工成淀粉運回國內。 中國連續4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2013年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增長8.6%。同期,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額為210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2%,高于全國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 湯之敏指出,中國和東盟的雙邊貿易快速增長,有4個主要原因:第一,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以來,雙方降低貿易壁壘,互聯互通水平有所提高;第二,中國經濟正在轉型,中國面向歐美市場的產業鏈部分轉移到東盟鄰國,原來由中國生產、再向歐美出口的模式,變成了部分產品由東盟國家生產,再由中國加工出口,從而增加了中國和東盟間的雙邊貿易額;第三,中國經濟增長,對東盟國家原材料的需求上升;第四,隨著雙方經濟水平和生產能力的提高,彼此對對方生產的最終產品的需求加大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5]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中國媒體采訪表示希望進一步發展同中國的合作
- [ 08-20]拉東盟大旗扯美國虎皮 南海水深菲律賓當心覆舟
- [ 08-05]泰總理英拉吁各方對話尋求化解分歧
- [ 08-05]安倍擬于10月中旬訪問老撾與柬埔寨
- [ 08-01]王毅今起訪東盟國家 分析稱旨在加強溝通增信釋疑
- [ 07-18]東盟5國討論應對跨境煙霾 印尼或將簽防跨境煙霧污染協議
- [ 07-12]漳州農產品出口臺港澳倍增 東盟續居最大市場
- [ 07-03]克里被指忽視亞洲 美媒吁其勿忘“亞太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