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國不會爆發債務危機
www.fjnet.cn?2013-08-26 09:58?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中國政府不是為了消費而發債,而是一般都用于投資,債務最終都轉化成了資產。如果把這些負債和對應的資產聯系起來看,那么有相當多的負債是還得起的。但是,我們必須針對地方債進行體制機制和監管框架方面的調整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地方債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大挑戰。而且,國外也非常關注我國會不會發生債務危機。近期,審計署開始對地方債進行全面摸底調查,這有助于了解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系統性風險和結構性風險,非常符合社會期待。 雖然中國地方債務規模還有待于進一步摸查。但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現在沒有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近年來,多國爆發出地方債務危機或者主權債務危機,使得國際上對于債務問題格外敏感。但是,我們要清楚,中國的地方債和國外的政府債務的確有所區別。 區別在于中國政府不是為了消費而發債。很多發生政府債務危機的國家,他們發債多數是為了支付公務員工資、養老金等開支,錢借來就花掉,不產生經濟效益,屬于消費型債務。 目前中國政府發債,一般都用于投資,屬于建設型債務,比如修高鐵、高速公路、水利設施,債務最終都轉化成了資產。如果把中國這些負債和對應的資產聯系起來看,那么有相當多的負債是還得起的。 建設型的債務和消費型的債務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可見,中國現在沒有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但是,地方債問題的確是很大的挑戰。如果任其泛濫發展,也有可能釀成大禍。我們必須針對地方債進行體制機制和監管框架方面的調整。 當前地方債涉及幾個大問題。第一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沒有劃清。地方債發行屢禁不止,就是因為地方政府角色越位,政府做了一些本不屬于政府干的事。 第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財權和事權的責任對應關系失衡。地方政府干的事多,收的錢少,這當中就存在巨大的缺口。地方政府要么能把事權放掉,要么在財權分配上獲得更多傾斜,否則很難抑制地方政府通過各種形式發債的沖動。 第三是金融功能和財政功能沒有分清。地方上,財政的事情和金融的事情,常常混雜在一起。其實,必須要區別開來,該財政的事,用財政的錢,該金融的事,用金融的錢。 未來,如果我們能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擔各自責任的邊界、財政功能和金融功能的邊界,那么,很好地解決地方債問題是可以期待的。 本期合作:《央視財經評論》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6]人民日報:中國不會爆發債務危機
- [ 07-22]美財長呼吁希臘采取更大膽措施擺脫債務危機
- [ 07-19]德國財長承諾繼續幫助希臘擺脫債務危機
- [ 06-25]希臘內閣進行改組 將繼續實施改革措施以擺脫債務危機
- [ 04-10]希臘為緩解債務危機 盤算要德國還“二戰欠款”
- [ 02-17]馬肉風波打擊歐盟食品信用 分析歸咎債務危機
- [ 01-17]聯合國稱債務危機和財政緊縮遏制歐元區經濟增長
- [ 11-29]德國媒體質疑政府希臘債務危機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