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別、冷衙門官員畏罪潛逃現象值得警惕
www.fjnet.cn?2013-08-26 11:34? 毛一竹、姚玉潔、陳文廣、廖君?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廣州8月26日電(記者毛一竹、姚玉潔、陳文廣、廖君)近日,廣州市紀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廣州市花都區政協主席王雁威(正按有關程序免去職務)因涉嫌嚴重經濟違紀問題,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畏罪潛逃,被廣州市紀委立案查處。對尚未歸案的王雁威,有關部門采取了網上緝拿措施。經廣州市紀委常委會審議并報廣州市委批準,正按有關程序免去其花都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等職務,終止其廣州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花都區第十五屆人大代表資格。 6月以來,廣東、湖北、湖南3名官員離奇“失蹤”,再次引發了社會對官員畏罪潛逃現象的關注。記者調查發現,出逃官員呈現出級別由高向低、部門由“熱”向“冷”發展的特點,休假、養病成為不少官員“玩失蹤”的借口。 先貪后跑——經濟問題成“導火索” 記者從廣州、湖南、湖北相關部門證實,廣州市花都區政協主席王雁威自今年6月通過區政協辦公室向區委請假治病,至今仍處于“失蹤”狀態;湖南省醴陵市王仙鎮財政所前所長鄧元華已“失蹤”超50天;湖北省公安縣農業局原副局長兼畜牧獸醫局原局長蔡道明已“失蹤”2個多月。 廣州市紀委常委、新聞發言人梅河清透露,王雁威在任花都區花東鎮黨委書記及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長、區政協主席期間,的確有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單獨或伙同他人收受巨額賄賂的問題。 湖北省公安縣紀委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統一開展三農保險資金審計調查,發現蔡道明可能存在重大經濟問題,公安縣紀委前期已找他談話,可能是他預感到情況不妙選擇“跑路”。與之類似,鄧元華也涉嫌攜款潛逃。 實際上,職務犯罪“失蹤”不歸并不罕見,且多數選擇了外逃。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數據顯示,五年來最高檢會同有關部門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6220人,追繳贓款贓物計553億元。 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告訴記者,官員失蹤或外逃情形主要有四種:一是因欠巨額債務無法償還、感情糾紛等原因脫崗外出躲避;二是因挪用公款無法償還等違法犯罪行為敗露而畏罪潛逃;三是分管負責財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攜款潛逃;四是貪官畏罪外逃,或因其他原因叛逃。 “冷衙門”“冷板凳”也出“官跑跑” 中山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的一項調研發現,隨著公眾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增加,公共衛生、園林綠化、環保等部門也變成了“熱衙門”,可以支配大量的資源和資金,這也為滋生腐敗提供了溫床。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說,過去外逃的大多是國有企業的經營人員,但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養老金、保障房、三農資金管理等與民生相關的政府部門官員外逃數量呈上升態勢。“民生領域腐敗應成為今后防治的重點。 此外,外逃官員的級別也從高向低蔓延。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認為,地方對于領導干部的出境管理仍有空子可鉆。與高層官員相比,地方基層干部出入境管控相對寬松。 “裸官”與“裸商”勾結轉移不法資產 有人總結出近期官員“失蹤”“外逃”的三種方式——“請假失聯”“聽風失蹤”“突然消失”。 李成言認為,近年來,貪官外逃的現象十分嚴重,從前幾年借出國考察名義“滯留不歸”,到如今借養病、休假等名義私自外逃,折射出新一輪反腐斗爭讓一些腐敗官員如坐針氈,通過各種手段外逃出境、以求平安落地。與因公出國相比,因私出國更加難以控制。 一些外逃官員甚至與“裸商”勾結,將不法資產轉移出境。一名長三角的商人告訴記者,自感有“原罪”的商人出于安全考慮移民成了“裸商”,他們與貪腐官員結成利益同盟,官員幫助“裸商”牟利,同時也利用“裸商”提供的便利通道把貪腐所得轉移到境外。 紀檢干部介紹,貪官常常借商人之手把資產轉移出境,如通過地下錢莊洗錢出境,通過涉外公司在海外隱秘“截流”,在海外虛假投資等。隨著國際經濟往來增多,一些貪官通過貿易項目轉移資產更隱蔽更難監控。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0]彪悍女用硫酸淋傷人畏罪逃逸 警方正對其進行追緝
- [ 08-09]臺富商兒子被控迷奸多名女星 遭通緝畏罪潛逃
- [ 12-05]酒井法子自傳被批無反省吸毒態度 經紀否認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