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財政的饑渴 “違法占用耕地事件層出不窮的深層次原因,在于既有的政績考核體系約束下,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嚴重依賴。”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專家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有擴大的趨勢。國家審計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18個省本級及省會城市本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為3.85萬億元,在被審計地區中,債務增長率超過20%的有4個省和8個省會城市本級,最高達65%。土地出讓收入依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償債手段,4個省和17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中,有55%承諾以土地收入償還,但這些地方2012年需還本付息額已達其可支配土地收入的1.25倍。 據光大證券等金融機構測算,下半年,大約1270億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到期,為2000年以來最高。明年到期的債務達2088億元,比今年增加10%。數千億的債務進入償債高峰期,地方政府怎么還? “目前來看,土地財政依然是地方政府獲得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也是最便捷方式之一,在地方債壓力下,地方政府很可能會陷入更加依賴土地財政的循環。”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記者王勇 李姍姍) |
相關閱讀:
- [ 08-26]北京最牛“樓頂別墅”自拆大限已至 “山頂”被“削平”
- [ 08-26]北京樓頂別墅半月自拆大限已到 城管稱暫不強拆
- [ 08-23]湖南衡陽空中別墅業主開始自行拆除7棟違法建筑
- [ 08-21]北京最牛違建開始拆假山 城管等部門輪番電話督促
- [ 08-20]記者暗訪半月揭販腎黑幕 警媒聯手破地下販腎案
- [ 08-20]白巖松稱北京樓頂別墅主人張必清“很傻很天真”
- [ 08-19]評論稱樓頂別墅折射國人公共空間概念模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