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500年前畫稿與當代解剖學一致
www.fjnet.cn?2013-08-29 10: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達·芬奇的一系列解剖畫稿以《達·芬奇:人體力學》為主題,在英國愛丁堡荷里路德宮女王畫廊展出,這場大展引起了藝術界和醫學界的關注。 在展覽中,達·芬奇的人體解剖畫稿首次與21世紀利用科技方法獲取的醫學圖像并置展出。協同策展人沃里克醫院臨床醫學的解剖學教授彼得·亞伯拉罕說,500年前達·芬奇利用切片技術和對截取橫截面來體現人體復雜結構的方法,與今天醫學上的CT和MRI技術十分相似。 達·芬奇一直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最偉大解剖學家之一。作為世界聞名的藝術大師,達·芬奇因其繪畫作品《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被人所熟知,但與此同時,他在天文、物理、建筑、機械乃至醫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也不可忽視。此次展覽的主題為《達·芬奇:人體力學》,是以他對人體復雜結構的精確再現、對解剖學和醫學的深厚知識及影響為重點。 據悉,整個展覽以達·芬奇《解剖學手稿A》為基礎,其中有240多幅人體素描。在1507年至1513年間,達·芬奇為了能夠對人體構造展開更多的研究,以確保自己的藝術作品能夠更加忠于現實、反映現實,曾經解剖了超過30具尸體。在達·芬奇專門記錄人體結構的筆記本中就包括了表現人體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構造及不同動作下的各種形態的畫稿。 除了手稿外,本次展覽首次將達·芬奇解剖學筆記中30頁的人體解剖素描,與通過當代醫學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的圖像,以及人體的電腦模擬、3D電影等同時比較展出。例如,在達·芬奇的胸腔、肩膀、手臂的骨骼構造畫旁,就有同部位的骨骼3D醫學造影圖。 策展人、皇室收藏托管會的馬丁·克雷頓表示,通過這樣并置展出的方法,觀眾們能夠更加直觀地將畫稿與影像進行對比。在高科技的顯像技術的襯托下,達·芬奇解剖畫稿的精確性與當今解剖學家的發現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界內人士評論說,達·芬奇對人體的探索欲望對于他所處的年代來說是超前的。它對現代醫學解剖學、甚至對現代醫學科技進步,都有很深的意義。研究達·芬奇當時的藝術探索,已不僅僅是藝術范疇的命題。(記者徐璐明 通訊員孫怡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3]達芬奇名畫《最后的晚餐》中兩門徒或是其自畫像
- [ 07-14]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巨作聯袂抵京
- [ 03-13]達·芬奇失蹤數百年壁畫《安吉里之戰》或未被毀
- [ 12-11]揭秘達·芬奇設計的十大武器 看大師超時代思維
- [ 02-26]《宮》引發穿越劇風潮開始 必將涌現大量跟風
- [ 02-09]專家稱蒙娜麗莎原型或是達芬奇同性戀人
- [ 01-10]專家稱蒙娜麗莎身份被破解 原是貴族之女(圖)
- [ 12-14]意學者稱蒙娜麗莎眼中有LV 貴婦身份添神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