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并未整體失控 地方政府亂借錢將受嚴控
www.fjnet.cn?2013-08-31 08:45? 趙鵬飛?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針對外界關注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問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高風險地區債務監管并督促地方研究制定逐步化解的措施,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形勢整體可控,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也不得不防。要盡快建立預算軟約束制度、分類管理政府債務以及及時披露信息等有利于規范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提高財政運行的透明度,防范財政金融風險。 地方債并未整體失控 近日,審計署公布了對36個地方政府本級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情況的“抽查”結果,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本級政府性債務余額3.85萬億元,兩年來增長12.94%。根據審計報告,有9個省會城市的債務率(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超過100%,最高的達到219.57%。 “應該說,大部分地方政府把借來的錢都投向了保障性住房、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改造、交通運輸等方面,這樣的投資方向是正確的、科學的,也就是說,這些債務形成的都是一些優質的實物資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周立對本報記者說,從銀行借貸導致的短期內期限錯配可能造成流動性問題,但地方政府主要將債務資金投資于在未來可能獲得較高收益的基礎設施上。 專家認為,包括國有資產在內,目前政府擁有的可變現資產較多,有能力應對部分債務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當前地方政府總體負債和國有資產總量相比,應該還是個小數目。整個國有資本的償債能力是相當強大的。”周立表示,雖然中國地方債務規模還要系統摸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現在沒有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風險防范仍不可放松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適度適時舉債,并合理運用,可以發揮維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功能。然而,由于預算軟約束等機制安排先天不足,部分地方政府舉債動力十足、還債意愿較低的現象并不鮮見,相關債務責任的分擔缺乏透明度和規范化,已經顯露出諸多問題。 審計署公布的審計報告披露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加大;部分地區高速公路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償債壓力較大;融資平臺公司退出管理不到位,部分融資平臺公司資產質量較差、償債能力不強等。 盡管整體可控,但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正在加大。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若放任債務問題發展,不僅會使債務規模再創新高,最終也會造成政府財政收支不平衡,貨幣增發,物價上漲,并影響產業結構調整進程,拖累高新技術產業等的發展,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不利。 “中國政府的總負債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仍然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末,中國政府負債占GDP的比重只有22.8%,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110.2%,也低于亞洲的32.2%。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