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敘開戰付諸國會程序 奧巴馬被批為顏面找臺階
2013-09-02 10:07:59?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敘利亞化學武器危機發展十多天來,并沒有像某些消息當初所揣測的那樣,在8月29號發生一場由美國領頭,英國、法國、土耳其等盟國跟進,繞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國際軍事干預。相反,以上各國 "喊打"的緊張空氣,卻隨著英國國會否決對敘動武計劃,和美國轉向國會程序擇機"動武"的變臉而趨緩。 外界反戰呼聲日趨強烈,奧巴馬如何"成就"他的"顏面"之戰,付諸國會程序是美國的推遲打擊,還是不了了之? 當地時間2013年8月31日,美國白宮總統辦公室,美國總統奧巴馬左腳踩著桌子邊,右手擺出八字形打槍姿勢,左手握著電話聽筒,表情顯得緊繃和異常嚴肅。而電話的那一頭,是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電話內容敘利亞。如此另類的工作照,恰好被認為是眼下面臨艱巨問題的奧巴馬的狀態寫照。當天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聲明:將就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尋求國會授權。 奧巴馬:我將在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前,尋求美國人民的代表--國會的授權。我完全同意。我與國會的四位領導人商討過了,他們同意在國會休會期結束后,國會通過投票來決定是否軍事干預敘利亞。 從被認為先斬后奏到擇期待定,路透社說,奧巴馬放棄了立即打擊敘利亞,而由于國會的夏季休會,軍事干預行動也將延遲至少10天。而此間,國際社會反對對敘動武的呼聲正在越來越高。截至目前,包括紐約、倫敦、法蘭克福以及巴黎等全球多地,人們走上街頭抗議美國對敘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在約旦、安曼,抗議人群聚集在美國大使館外面,高喊口號并且燒毀美國國旗。兵法有云:不可戰在于己,開戰在于敵。面對躲不掉的動蕩局勢,敘利亞官方說,"手指已經放到了扳機上",要打隨時奉陪。 敘利亞電視臺: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竟能如此丑陋的阻擋民意,敘利亞外交部譴責美國依據社交網絡和網絡上的信息,做出有關戰爭還是和平的決策。 從奧巴馬的聲明來看,尋求國會授權對奧巴馬來說成為了巨大賭注。奧巴馬必須連過國會和民意兩關。早前已有140名眾議員聯名"上書",要求奧巴馬下令對敘動武必須獲得國會授權,否則就是公然違憲。9月9號復會,國會能否成全奧巴馬的喊打計劃?如果國會否決,喊打的奧巴馬還會真打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駐伊朗前大使華黎明做出下面解釋。 華黎明:這說明美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已經從咄咄逼人的高峰上跌落下來了,最親密的盟友英國也不愿意,世界上反對的聲音也很強,再加上美俄之間可能頻繁的互動,在這個情況下,他要求拿到國會去討論。9月9號國會復會,原來準備在9月4號他到圣彼得堡以前完成,現在這個節點已經不存在了,9月9號會議之后,美俄之間還不知道談成什么,最后9月9號有可能國會還會多數票否決他,我覺得這是奧巴馬可能改變了主意,直接為自己找一個臺階下。 巧合的是,奧巴馬公開發聲當天,正值聯合國調查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真相小組剛剛完成實地取證,打道離開大馬士革之時,而在奧巴馬尋求國會授權動武之后,北京時間1號深夜,聯合國方面再次召開了記者會。新華社駐聯合國記者汪奇文前方發來報道。 汪奇文:紐約當地時間9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內西爾基向媒體通報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與聯合國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真相調查小組負責人塞爾斯特倫的通電話的相關情況,內西爾基說正在跟海牙塞爾斯特倫向潘基文匯報說,相關樣本的分類準備進展良好,從9月2日起,樣本將被轉移至各個相關實驗室。兩名敘利亞政府官員觀察了有關過程。整套過程將嚴格遵循"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認定的最高確認標準進行。 內西爾基還說,考慮到8月21日事件極其嚴重的性質,潘基文請求塞爾斯特倫在不損害精確分析所需的科學時間表的情況下,加速完成對所獲樣本和信息的分析,并盡快向他匯報。聯合國方面一直還表示,有關調查將確定是否存在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但不會斷定哪一方因為可能發生的化學武器襲擊事件負責。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內西爾基當天在媒體的通報會上沒有就美國對敘問題做出正面回答,但是他一直強調聯合國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時間表盡快完成分析結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駐伊朗前大使華黎明指出,聯合國調查團的結果出來與否,其實從美國歷次行為來看,那早已"無足掛齒"。 華黎明:美國國務院和總統之間還是有分歧的。美國的情報機構已經得到確鑿情報,敘利亞政府軍使用了化學武器,憑這個美國就發動戰爭,我覺得有一點類似像伊拉克戰爭發生前一樣。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力量的總司令,有權指揮武裝力量,但同時又規定國會有宣戰權。那么這一次,是擇機而動還是不了了之?總統可以繞過國會而戰嗎?歷史中有跡可循嗎? 2011年3月19日利比亞戰爭直接繞開國會程序,奧巴馬政府在未獲國會批準的情況下介入利比亞戰事。當年6月1日,在沒有得到美國國會準許的情況下,針對利比亞的轟炸行動已持續72天,超過了總統單邊戰爭決策權為期60天的上限。由于司法部沒有就這一問題做出公開解釋,議員們也只是譴責其"違法"。 2003年3月20號伊拉克戰爭,走完手續再繞開國會,2002年9月26日,小布什正式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授權對伊動武的動議草案,但草案在參眾兩院遭遇廣泛批評而被駁回。為了獲得國會的支持和授權,白宮被迫與美國參眾兩院兩黨領袖進行密集磋商,終于就新決議草案達成妥協。于2003年3月19號正式照會國會參眾兩院,伊拉克戰爭第二天正式拉開帷幕。 作為美國的行政首長和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奧巴馬不能不考慮軍事干預的后果,因此他猶豫不決,既不愿因"猴皮筋紅線"屢屢受挑戰而美國無動于衷,蒙上"軟弱"、"失信"的政治污點;又擔心重蹈伊拉克、阿富汗覆轍。 美國涉入,會否變成為極端組織火中取栗,或讓好不容易快擺脫阿富汗泥淖的美軍再陷入一個漫長的"無底洞";其次,有限的軍事行動,會否演變成螺旋升級的噩夢?都將讓奧巴馬在接下來的決策中費上一陣腦筋。 (記者邢斯嘉 蘇玲) |
相關閱讀:
- [ 09-02]敘利亞官員觀摩聯合國化學武器調查組相關進程
- [ 09-02]敘副外長:法國反敘意味其成基地組織幫兇
- [ 09-02]阿盟國家對美軍事干預敘利亞做法存分歧
- [ 09-02]敘利亞總統強調敘有能力應對任何外部侵略
- [ 09-02]美媒稱奧巴馬U形掉頭是賭博 或被指軟弱不負責
- [ 09-02]美媒稱奧巴馬U形掉頭是賭博 或被指軟弱不負責
- [ 09-02]奧巴馬發聲明暫緩對敘動武 6成美民眾反對動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