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經新聞》9月2日報道稱,在與中韓兩國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期加強了和美國“鷹派”議員的直接交流活動。特別是針對中國,為堅固美日同盟的基礎,安倍大有“即使花時間,也要強只進行一些沒有前提條件的對話”的意圖。 9月2日,安倍與被稱為“鷹派”的美國下院外交委員會羅伯特·梅內德斯所帶領的美超黨派的議員團體舉行了會談。 參加會談的美國議員團包括5名共和黨和2名民主黨人士。雙方圍繞因釣魚島和獨島(日稱:竹島)主權問題而惡化的中日和日韓關系交換了意見。除安倍外,日本外務省和防衛省官員也參加了此次會談,并計劃將就釣魚島問題和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等東亞形勢展開會談。 羅伯特·梅內德斯自1988年當選以來,一直涉及外交領域,被日方認定為“親日派”。另一方面,他以嚴厲的目光注視著中國,并于2011年提出要限制主要中國媒體記者進入美國的《中國媒體相互法案》。 安倍曾于8月15日、21日相繼同美上院外交委員長梅內德斯以及在美國防預算中擁有強影響力的上院議員約翰 ·麥凱恩舉行了會談。期間,安倍就中國公務船多次進入釣魚島12海里巡航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此外,在會談中安倍同時宣稱,“日方正在尋求對話,而中韓兩國卻不回復”,并將相關事件的背景等向美國議員做了直接說明,意在加強美國議會對日本立場的理解。 眾所周知,當前中日關系惡化,造成這一局面的責任不在中方。中方始終愿意通過對話解決相關島嶼爭議問題,改善中日關系。然而日方卻一直拒絕旨在解決問題的對話,最近不斷空喊對話的口號,實際上是裝樣子,是為了混淆視聽。 對此,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8月27日強調指出,日本無視歷史和客觀事實,不愿面對中日關系面臨的問題,不愿就釣魚島問題進行實質性對話,還不斷采取示強和挑釁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中方無法安排日本想要的那種領導人會晤。李部長指出,人與人交往講究一個“信”字,而國家更是無信不立如果日本想安排解決問題的會面,就不要再耍嘴皮子,擺樣子,而是要邁開步子。日本現在要做的,是拿出大視野和勇氣,正視歷史,以端正的態度和實際行動消除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障礙。(實習編譯:趙翠花審稿:王歡) |
相關閱讀: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09-02] 安倍頻接觸美“鷹派”議員 尋求理解日立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