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天命云板:清兵報警傳令工具 傳世極為稀少
www.fjnet.cn?2013-09-02 15:22? ?來源:沈陽日報 我來說兩句
正在沈陽故宮舉辦的《盛京遺珍——沈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珍寶展》中,有一塊20多斤,由生鐵一次澆鑄而成的云板讓很多觀眾好奇:它憑什么就是國家一級文物呢?它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什么?專家解釋說,別小瞧了它,它可是清初期戰場上的“報警器”,為清朝立下過赫赫戰功。連曹雪芹、關漢卿在《紅樓夢》《望江亭》等小說、雜劇中對云板也有過記載。 駐城八旗官兵用它報警傳令 展出的這塊鐵質云板,大金天命八年(1623年)鑄造于牛莊城(今海城市),上部有一個透孔用來系繩懸掛。云板首、尾均呈云朵形狀,板身為長方形,上鑄楷書銘文“大金天命癸亥年鑄牛莊城”十一字,左側一行五字為雙勾陰文,右側及下部一行六字為凸起陽文。板身正面上下另鑄有凸起花卉紋,背面鑄有凸起菊葉紋。 努爾哈赤在進入遼東前后,仿照明軍在兩軍防線上使用云板報警。據《滿文老檔》記載,天命三年(1618年)九月初四凌晨,明軍偷襲清營,被清兵發現,立即敲響云板報警。云板警報從一個墩臺傳送到另一個墩臺,最終傳送到新賓的赫圖阿拉。努爾哈赤聞聽云板報警后,立即率兵出擊。后來,為避免濫用云板,努爾哈赤作出規定:若在白天看到敵人有一二百,就舉一大旗、放一炮、打一次云板;如有一二千敵兵,舉兩個大旗、放兩炮、適當快打云板;如在夜里有萬余敵兵,要舉起所有大旗、連續放炮、不停地打云板。 完好傳世的云板極為稀少 清八旗軍攻入遼沈地區后,曾在遼南的石城、牛莊城、沙井等地,利用漢人工匠進行冶鐵和鑄造。當時八旗駐防官兵報警用的和宮廷內傳訊使用的云板,于天命八年前后在牛莊城大量鑄造。由于云板在后金時期是重要的實戰用器物,分置于八旗駐防軍的各地臺堡之內,加之云板均為生鐵所鑄,不易長久保存,因此至今能夠完好傳世的云板極為稀少。 珍藏在沈陽故宮的這塊云板,曾在牛莊邊臺上使用。到了清朝末年,它又被存放在牛莊巡檢衙門里。新中國成立后,有人發現了該云板上的文字,這才知道它是清朝開國遺物,于是將它送到海城他山公園保管。1955年,該云板被沈陽故宮工作人員發現,被征集入藏沈陽故宮。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1]臺北故宮文物創意設計:古鐘變喇叭 鐘馗成公仔(圖)
- [ 08-15]故宮將進行地鐵式安檢 等待買票超15分鐘將報警
- [ 08-15]統促會代表團走進沈陽 重溫歷史感受新氣象
- [ 08-12]閉門修整8年 故宮青銅館悄然重開 安保全面升級(圖)
- [ 08-06]故宮自評“百寶”出爐 《清明上河圖》排名榜首
- [ 08-04]張伯駒曾捐獻畢生藏品 單霽翔感謝其對故宮貢獻
- [ 08-04]故宮首次向公眾征集產品創意 須含有故宮元素
- [ 07-05]臺北故宮推神鬼傳奇展 窺探死后無形世界